近日召开的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保持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这一表述与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年四季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表述一致。
专家表示,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严峻,虽然中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强,但也存在疫情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此背景下,央行为年货币政策定调“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意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把握好政策时度效,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继续发力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宏观政策包括货币政策“不急转弯”。对此,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鸿表示,这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货币政策要稳健,不会出现大幅的收紧和调整;其次是不要搞“急转弯”,即考虑到经济增长已经逐渐恢复,货币政策即便要调整,也是相对平稳的微调,保持合理适度。
事实上,“不急转弯”的基调已经在政策执行上面有体现。近期央行等部门已下发通知,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延期至年3月31日。
对于央行强调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这意味着结构性政策工具将是年货币政策主要抓手,继续发挥结构性政策工具的灵活、精准优势。
年以来,为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周景彤认为,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发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支持,确保政策工具使用的可持续性和精准性,服务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利率方面,与年末相比,年三季度末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行幅度达到49bp,超过了1年期LPR的下行幅度(30bp)。央行表示,将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带动存款利率市场化。
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