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时报_时报历史 > 时报品牌 > 他来自丹灶,他见证过日本投降,他还被英国

他来自丹灶,他见证过日本投降,他还被英国

发布时间:2017-4-27 16:39:55   点击数:

他是中国最早的战地记者之一,来自南海丹灶。年9月2日,作为同盟国军队的一名军事记者,他和2名中国同行一起,受邀登上美军“密苏里”号,参加报道由美军麦克阿瑟上将主持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他就是南海丹灶籍的黎秀石,年在中山大学辞世。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虽然当年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回望那场承载无数国人情感与记忆的战争,却依然清晰并且凛冽刺目。

17岁离家求学,赴战地时儿子刚出生

年,17岁的黎秀石离开家乡南海丹灶,赴北平燕京大学求学。“我进大学校门之日,正是‘九一八’国难的开始。”黎秀石在晚年著作《见证日本投降》的自序里回忆道。

年轻时的黎秀石

年,黎秀石从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成为一名新闻记者。年,重庆《大公报》总馆的总经理胡政之致电黎秀石,问他愿不愿意到缅甸当战地记者,这时他没多加思考、也没有跟妻子商量就回答,“我去!”这时候,他的第一个孩子思恺出生才三个月。

采访途中遭伏击,身旁记者中弹亡

当时,黎秀石乘美军运输机从昆明飞抵印度加尔各答,转乘美军飞机到缅甸前线采访,他与20多名战地记者一起,分乘两辆敞篷汽车随军向瓦城进发,在穿过一处树林时,忽闻一声枪响,坐在汽车前座当中的路透社记者左胸中弹牺牲。

原来树林中隐藏着一个“自杀式火点”(敌人的狙击手捆缚在大树上,伺机射击过路的盟军指挥官和战地记者),这些捆在树林中的狙击手,即使被发现、被击中,也掉不下来,仍然继续射击,直至死在树干上。黎秀石在枪林弹雨中采访战地新闻,向国内发回中英文战地报道多篇,以后,随着战事的发展,黎秀石到达澳大利亚,把目光转向太平洋战场。

年8月27日,黎秀石冒着被暗杀的危险,乘盟军舰队的小摩托艇在日本东京登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战胜者的姿态踏上日本国土的第一位中国人。

见证日本签字投降,中国记者仅3个

在黎秀石的战地记者生涯中,最刻骨铭心的,无疑是年9月2日登上“密苏里”号采访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当日上午,世界20个国家的名战地记者和摄影记者观礼,当时在场的中国记者有三人,《大公报》记者黎秀石、朱启平,以及中央社记者曾恩波。

当天上午9时,盟国受降仪式正式开始。“上天安排,我的位置在第二层甲板,从上往下看,一切尽收眼底,正对着受降签字台。”黎秀石在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起此时此刻,心情依然非常激动。“当时舰上的记者均被指定了位置,我的位置是拍摄的最佳位置。”

彼时,让黎秀石着急的是,他的方向正对着太阳,而他的相机没有遮光罩,逆光拍摄会严重影响效果。“徐永昌将军走向签字桌的时候,阳光正对着镜头,你不知道当时我心里有多焦急!”幸亏天公作美,正当徐将军要坐下来签字时,不知道从哪里飘来一片乌云,恰好挡住太阳射来的光线。

黎秀石赶紧抓住时机按下快门,记录下这历史性的时刻!其时是9时10分,黎秀石眼眶充满了泪水,种种思绪冲上心头。后来回到重庆,徐将军说他的这张拍得最好,指名要他的照片。后来香港的一家照相馆把照片放大到两尺多长一尺多宽,放在大街上,香港人看后无不欢呼雀跃。

日本篡改历史的所谓依据

但这让他终身难忘的一幕,却让他有难以磨灭的歉疚。

几名记者都向国内发回报道说:“日本无条件投降!”

但黎秀石后来了解到,美国为了自己的战后利益,单方面决定保留日皇体制,因此天皇裕仁颁布的“终战”诏书,竟一字不提向盟国投降,签降仪式当日的降书中,也并没有“无条件投降”的字眼。日本还把侵略解释为“当初开战是为了自存与东亚的安定”。

日本政府直到今天不肯承认曾侵略中国,就是以此为据。

拒绝BBC挖角,回丹灶做小学教师

日本投降以后,黎秀石继续采访战后的日本,之后他便被派往《大公报》驻伦敦办事处,接替名记者、作家萧乾的工作。相比于战争岁月,那是他忙碌但安稳的几年。在他回国前,已经拥有一栋两层的洋房和前后小花园,女儿黎思睿也出生了。

同时,他在新闻界的名气越来越大,BBC、美联社等著名新闻机构都想挖他,香港《大公报》也希望他回到香港工作。但他始终心系祖国,也不愿到香港,因为那是英国人统治的殖民地。

年10月,黎秀石再次瞒着妻子,作出回国的决定。签证时,签证官问他要Single(单程)还是Return(双程)签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Single!”

晚年的黎秀石

回国后,黎秀石的第一份工作,是家乡丹灶的醒华小学人民教师。从著名记者到普通教师,地位和收入都有天渊之别。但黎秀石并不在意,更从不后悔他的决定。年,心系家乡的黎秀石从北京调回广州,在中山大学外语系任教,主讲“英美报刊选读”课程。年,黎秀石在中山大学因病辞世,享年93岁。

征集令你或你的亲人中可有人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你的身边是否还留存着军民抗战的遗迹?你的家里是否保存有与抗战有关的物品?你可有听长辈们讲过关于南海抗战的人和事?……今日起,公信君向全社会寻访南海抗战亲历者、见证者、知情者,和南海抗战的遗址、照片、物品,期待广大市民、网友积极提供线索。联系方式:1、可拨打电话,把线索告诉我们的郑记者;2、也可







































北京中科医院坑
北京白癜风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qingshibao.com/sbpp/826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