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金子,总会发光/张水凤
我一直喜欢这样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
昨天,我接到重庆的来电:“您好!请问您是张水凤本人吗?您是否参加过重庆市“我的扶贫故事”征文比赛?
我立马回应道:是的,是《凌舅舅的建房梦》。您的文章《凌舅舅的建房梦》获得了此次征文比赛三等奖。您这两天有空吗?我们准备这两天举行颁奖典礼。我一听马上回复了她,不好意思!我这两天要加班。能转帐吗?能,等下我和领导商量下。
半个小时后,那位编辑就要我把银行账号和身份证号码发给她。今天十点钟,我的手机上就来了信息,是转帐信息,金额元。欣喜的泪水夺眶而出,一工友撞见我,还以为我家里有什么事呢?等我把获奖的事一说,她立马说:“恭喜你!”听着这句恭喜你,心里乐开了花,千言万语凝成一句话:感谢晋江市“工会小故事“征文大赛的评委与编辑,以及给我此文加工润色的严长虹编辑。此文最先发表在我们的《天惠》季刊第2期。虽然,我没有参加那次颁奖,但我们的赖班长把装有元现金的信封给了我。当时,还用广播叫我进办公室,害得我还以为自己做错了事情,虚惊一场。在工友们的热烈祝贺下,我当即拿了50元现金给一工友买水喝。不仅收获了赞美的词汇,还让我与工友们的友谊更上一层楼!
是金子,总会发光/作者/张水凤■■■■■■其实,边打工边写作是一条铺满荆棘与坎坷的路,但我愿做那个努力往上攀爬的“登山者”。那时正值旺季,除了周日,其他时间都在上班、加班,从早上八点上到晚上八点才下班。等回家吃完饭冲完凉,洗好衣服后,通常是十点多了,很多工友都在呼呼大睡。我还要借助触屏手机和台灯微弱的光芒,趴在自己的铁架床上坚持读书、写作一两个小时。但是,写文的艰辛,不能与打工相媲美。在生产线上,只要你去上班了就有工资拿。但写文字,就没有那么顺利拿稿费了。很多时候,即使你写了很多自认为不错的稿件,但收获却甚微。有时,一封退稿信也没有,面对自己辛辛苦苦用心酝酿的“佳作”都“石沉大海”。我打起了退堂鼓。就在我心灰意冷,准备放弃写作时。突然接到了我们厂里一位热心的严姓编辑的电话说,我的文笔不错,但投来的作品都是手写稿,他们编辑部不方便刊用,建议我以后有稿子直接发邮件过去。
严编的话,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在网络普遍发达的今天,我还用寄信件的方式投稿。真是“可悲可笑”。我自己躲到被子里狠狠的哭了一阵。冷静下来后,我决定买一台电脑。可是,家里却急需用钱。家里正修新房。为了不拿我的现工资买电脑。我利用周末去打零工,用这些积累下来的钞票在今年三月份,买了一台我梦寐以求的电脑。可是,对电脑一窍不通的我,又陷入了沉思。怎么发邮件了?幸好在一位文友的热心帮助下,我最终学会了发邮件。但我写的东西,又出现了问题。编辑一会儿说主题不热门,一会儿说我写的不是他们杂志的风格。这下,我傻眼了。我写得比别人要辛苦。却是这么个结果。这令我写作的心大打折扣。加之,工友们的冷嘲热讽:一个初中毕业生能写出什么名堂?还能当“作家”、“诗人”?面对大家的猜疑,那时的我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哪怕老鼠洞也行。所以,我有过一段时间,停止了写作。
后来,有幸参加一本打工杂志的文学培训班。又让我趴回了铁架床上,继续写作。渐渐地,大家就发现,我真有那么一点文采。因为,我写的一篇题为《天惠,一个温暖的“家”》的打工文章发表在我们的厂刊上。一时间,我成了工友们眼中的“作家”、“诗人”。以前对我冷嘲热讽的工友开始用羡慕的眼光看我,看见我都挺热情的,对我越来越友好,满脸的微笑代替了往日的冷嘲热讽。工友们区散步的时候也会主动叫上我,我和工友们的关系变得融洽许多。
其实,我对文学还是个“门外汉”。我只有初中文凭,肚里的墨水很少。我认为我的那些所谓的文字只是我的一些生活的记录罢了,还不能算作“文学”。三、四年的打工生活于我来说,是一次对我灵魂的洗礼。我一直对自己充满信心,也很热爱生活。但是,上帝似乎很“偏心”。从我走进社会这个大家庭,就没有给过我多少“眷顾”。每天劳累十几个小时,一个月下来却只换来三十张左右薄薄的“红太阳”。这还不够,最可气的是,车间的老大们还用尖酸刻语“刺伤”我们的灵魂。我好像是他们的“奴隶”一般,他们对我总没有好脸色看。当我生气或空闲的时候,我就会拿起我还很幼稚的笔记录一些生活的碎片。所以,我的文字都是我打工生活的一个缩影,真实地反应了我的现实生活与理想追求。痛苦与快乐并存,原汁原味的打工生活和艰难求生存的现实逼迫,让我把希望寄托于文字之中。清瘦的文字,却给予了我很大的信心,成为一剂催我奋进的良药。有人说,一个人在成长的路上需要梦想。梦想就像一个人的翅膀。是的,一个人有了梦想,才会有追求。有梦想的地方就有希望。在文字的道路上,我觉得有一定难度。但我希望在慢慢地打工路上用文字来充实我的人生。记得有人说过,一个人在文字的路上能走多远,取决于一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有了思想,文章才会有高度和可读性。而像我这样一个平凡的打工妹,真的要实现一个文学梦谈何容易?所以,我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书籍。譬如《平凡的世界》《诗经》《精选散文集》、《小说选刊》《圣经》等。我还喜欢拿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收获的不仅是热心指导,还在这些写文的人身上学到了很多新东西。在一次次寂静的等待中。终于,迎来了春暖花开的佳作问世。那是南方一家打工杂志。当我收到那本还散发着墨香的打工杂志样刊时,心中的感觉难以言喻,只能用感动来形容。接着,流下一束幸福的眼泪、、、、、、
作者近照
万事开头难,处女作的问世后,我的作品陆续在《人民文学》《陕西农村报》《宝安日报》《珠江时报》《丹荔》《江门文艺》《河北体彩报》、《番禺日报》《打工族》《南飞燕》等报刊杂志刊发。接着,我凭借刊发的打工文章,也谋到了一份文职工作。最近,我还参加了征文写作,获年重庆“我的扶贫故事”征文大赛优秀奖、年晋江市“工会小故事”征文大赛三等奖,收获还算乐观,两篇文章元。接着,我用这笔可观的稿费,为湖南的老父亲买了一份平安保险。不为别的,只求买个平安给年迈的父亲、、、、、、
最后,我愿用我一个友人的话来结束此文:生命的过程就是一个变换的过程!从嬗变、演变、质变,这个变靠什么来完成?靠的是以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和顽强的毅力、耐心,再加上不断的进取,不断的进步。正所谓:多看多读多写多投!从记几百字的日记到千字散文再到万字小说,从内刊《天惠人》到《打工族》打工杂志到《丹荔》市级日报到《陕西农村报》省级报纸,我付出了艰辛,收获了感动与报酬。我坚信,只要我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做人,认认真真的写作我笔下的心情文字会绽放青春的亮点。我是文字的痴情者,我会在慢慢地文学路上奋起直追!
作者简介张水凤,女,文字新人,曾在《人民日报》《陕西农村报》《宝安日报》《珠江时报》《河北体彩报》《番禺日报》《丹荔》等发表作品若干;获年“我与种植牙的故事”征文优胜奖,年重庆“我的扶贫故事”征文优秀奖,年晋江市“工会小故事”征文比赛三等奖等奖项。
文章中的图片选自网络
蜜之馥文艺大观园
蜜之馥文艺大观园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最好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