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举办颁奖典礼揭晓名次,一等奖奖励5万元
昨天下午两点,重庆时报创业大赛第一季决赛路演拉开帷幕,多人到现场观看,时报会议大厅被挤得满满当当。
决赛现场,共有20个项目亮相,这些项目是从多个项目中精选出来的,10位评委在现场给出评分,而评委的尖锐直接的提问,让观摩者大呼“毒舌”。
最终,10个项目成功入围,成为重庆时报创业大赛第一季十强。
组委会透露,具体名次将在周五的颁奖典礼上揭晓。
快来看看,创业大赛前十强都有哪些高手,他们的创业项目自己能不能借鉴?
最“刁钻”的评委
昨天下午一点半,距离重庆时报创业大赛第一季决赛路演开幕还有半个小时,可是,重庆时报四楼会议室已经座无虚席。
下午两点整,大赛正式开幕,20个项目正式亮相。
参赛者和评委的针锋相对迅速点燃了现场的气氛。
评委吕子睿问:“你有没有想过,未来可能根本不需要钥匙”。参赛选手张冠华回答:“但那是未来。”
张冠华想做的项目是开发钥匙防盗防丢技术,有了这个技术,钥匙丢了,用手机就能马上找到钥匙在哪里。
“你的私人娱乐,我来定制”的项目主人叫钟璐芹,是个妥妥的萌妹子,她的创意来自于自己的生日party,因为还未付诸实践,被评委不停的追问。
吕子睿问她:“你大概估计一下,我们定制一次需要多少钱?”钟璐芹顿了两秒,一句“无法估算”让现场大笑不已。
创业者与评委在项目的问答上不断碰撞,帮助创业者更深层次地认识到自己项目的长处与不足。
一位并未进入路演环节的参赛者观看现场路演后评价,从评委的提问角度和对行业了解程度来看,这是他在所有创业比赛中见过最专业的评委。
不少人来“偷师”
此次创业大赛,有多人到现场观看路演,在这中间,有不少是“专业观众”——来听取经验、寻找灵感的创业者。
这里面就包括罗代友。只见他全程都在认真记笔记,遇到精彩又有“干货”的PPT页面,还要拿出手机拍照。
记者发现时,在罗代友的笔记本上,已经密密麻麻的记满了两页内容。
罗代友告诉记者,去年7月,他结束了自己10年的打工生涯,跟朋友合资注册科技公司,做网上果蔬配送,现在公司已经步入正轨,略有收益。
“一次偶然机会,知道了创业大赛路演的消息,就过来看看。”罗代友说,观摩路演,对自己来说,最大的价值是专业评委的指导和指引。
“创业是一条非常漫长的路程,最终实现还是要靠自己的慢慢摸索。观摩路演可以在别人经验的基础上,节约时间,少走弯路。”罗代友的思维非常清晰,“创业计划和后期效果肯定是有偏差的,观摩学习就是可以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
因为已经错过这次比赛,罗代友表示,如果时报创业大赛第二季开启,自己将会报名,获得实战经验。
“偷师”的还有专门请假过来的戴先生。遇到评委和创业者的精彩语句,他比其他人更激动。
戴先生说,自己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创业,但是接二连三遇到失败,从夏令营项目到贺礼卡片项目等等。
但戴先生提起这些曾经失败的项目并没有太低落,因为,他还想创业。“我虽然40多岁了,但我心理年龄只有30多岁。我认为,这就是创业应该有的精气神。”
白殿疯用醋早期白癜风有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