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始终坚持把带领边疆群众奔小康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首要民生工程,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生态优势、民族优势,着力在“固边、强边、筑边、活边、兴边、睦边”上下功夫,聚力打造兴边富民示范区。全县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边境稳定、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组织固边——江城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越南、老挝接壤,国境线长公里,素有“一城连三国”之称。江城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凝聚边境治理合力。通过实施“基层党建推进年”“基层党建提升年”“基层党建巩固年”“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等,扎实推进边境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打好“思想筑边、组织固边、先锋戍边、富民兴边、帮扶强边、共建稳边、和谐安边”组合拳,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基本建成。富民强边——江城县始终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首要抓手,“十三五”以来,全县县域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38亿元,与“十二五”末相比增加20.16亿元,年均增长7.6%。全县经济发展不断提速,民生福祉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强基筑边——江城县全力推进边境道路交通、水电能源、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沿边高速和思江高速等一批“外联”高速公路进入建设阶段,“内通”农村公路实现历史性跨越,路网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稳步推进集农业灌溉、人畜饮水、工业供水于一体的中(小)型水库以及“五小”水利设施建设;光纤宽带等信息化建设加快……城乡人居环境大为改观,边境乡(镇)、边境村(社区)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不断提高。开放活边——江城县充分发挥“一城连三国”的特殊区位优势,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和层次,大力推进通关便利化,扩大进出口贸易,促进边民互市。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1.36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32%。勐康口岸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勐康口岸进境粮食、水果海关监管场所、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项目有序推进。产业兴边——江城县立足资源优势,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不断巩固提升水稻、玉米、甘蔗等7个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坚果、水果、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十三五”以来,共投入支农、惠农资金14.25亿元。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3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39.4%。团结睦边——江城县始终将维护民族团结和实现边疆稳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始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大力弘扬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通过组织保障、政策支持、项目支撑,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维护了边疆的和谐稳定,并在边境线上开创了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书写了民族团结一家亲、互帮互助同进步,边境一线繁荣稳定的兴边富民新答卷。作者:白斌成终审:杨燕明责编:庞玉珍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普洱江城书写民族团结兴边富民新答卷
发布时间:2023-10-9 10:40:36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