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时报_时报历史 > 时报品牌 > 每日内参金融时报评论员文章疫情对

每日内参金融时报评论员文章疫情对

发布时间:2021-3-9 22:32:09   点击数:
最好的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

今日聚焦

市场收报(截止:02月03日15:30)

黄金:

黄金T+D:报.98元/克,收涨+2.59%;

上海金:报.12元/克;沪金主力:报.30元/克,收涨+0.27%;伦敦金:报.77美元/盎司,收跌-0.71%;COMEX黄金期货报.3美元/盎司,收跌-0.26%。美股:

纳斯达克报.94,收跌-1.59%;

道琼斯报.03,收跌-2.09%;A股:

中国上证综指2月3日(周一)收盘下跌.61点,跌幅:-7.72%,报.61点;

中国深证成指2月3日(周一)收盘下跌.23点,跌幅-8.45%,报.67点;

中国创业板指数2月3日(周一)收盘下跌.97点,跌幅-6.85%,报.77点。原油:

WTI原油报51.美元/桶,收涨+0.34%。外汇:

欧元/美元报1.,收跌-0.32%;

美元/人民币报7.,收涨+0.22%。

宏观经济

就市场流动性和利率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博士。马骏表示,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下降是中央银行超预期投放流动性的结果。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是通过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招标形成的,超预期流动性投放推动今天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下行了10个基点,事实上达到了一些市场人士所预期的“降息”效果。

新订单指数连续三个月回落,1月降至年10月以来最低,但仍处于扩张区间。这部分受到外需拖累,1月新出口订单指数结束连续三个月的扩张,降至荣枯分界线以下。受访厂商反映,海外需求相对疲弱。1月厂商生产增速也有所放缓,产出指数降至年9月以来最低,但处于荣枯分界线以上。分类数据显示,1月消费品类产出增速最为强劲。部分企业为控制成本,采取压缩规模的措施,导致1月中国制造业用工数量重现下降,就业指数自年11月以来首次降至荣枯分界线以下。

国内要闻

可以发现,今天股市大幅下跌,存在不少非理性因素,甚至是一种‘’羊群效应‘’引发的恐慌。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点:首先,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短暂的,也是有限的。第二,世卫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坚信中国对疫情的应对能力。第三,特别是,世卫组织并未宣布中国或武汉为“疫区”,甚至呼吁各国不要采取涉及中国的旅行限制和贸易限制等措施。第四,从这次医用物品生产看,中国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无与伦比,特别是中国产业链非常完整。第五,此前的经济金融数据已经显示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仍在增多,经济内在的韧性增强,这些都对经济企稳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形成长期的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设立了多部门组成的生活物资保障组,建立快速联动工作机制,千方百计增加生活必需品供应,协调落实食品、蔬菜、医疗物资等必需品绿色通道,全力以赴做好武汉等重点地区的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工作。

国际要闻

近期市场涌入的避险情绪一度推高现货黄金价格突破美元/盎司关口,但这种状态没能持续太久。分析师BrienLundin表示,地缘政治风险带来的避险需求推动,最终对黄金而言,未必是好消息。“这种推动力往往是暂时的,人们因为疑惑会转向黄金,他们认为地缘政治风险会推动黄金。”Lundin指出,这些因素是没法预测的,因此很难交易。“并不能支撑一个长期的牛市。”Lundin认为,更大的问题在于全球高企的债务。“巨大的债务意味着利率很难回到正常水平。”

瑞银在3日最新发布的中国经济透视报告中指出,鉴于本次疫情冲击应是一次性的,随着经济活动恢复常态,预计年中国GDP增速将为6%。此外,尽管消费受到本次疫情的冲击较大,但中国经济再平衡、服务业占整体经济比重逐步上升、科技升级等长期趋势不会改变。瑞银认为,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有望抵消部分拖累,预计政府会进一步放松政策来稳增长。瑞银同时维持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7的预测不变。

以上资讯来源自:中国黄金业协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qingshibao.com/sbpp/1332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