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时报_时报历史 > 时报品牌 > 男孩高考658分填报志愿意见不合被父亲打

男孩高考658分填报志愿意见不合被父亲打

发布时间:2018-5-15 3:59:54   点击数:

问题: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点击上方蓝字即可!

看这篇文章之前请您先做一份调查:

警方一周接至少5起类似警情家长与考生沟通一定要讲方法

随着高考成绩的揭晓,各地考生和家长纷纷投入“高考志愿填报大战”。家住大渡口的考生小张(化名)最近就特别苦恼,虽然考出的高分,但为了填报自己中意的学校与父亲发生分歧,最后竟然选择离家出走。好在父亲报警及时,在外流浪了一夜的小张在轻轨站被找到。昨日,重庆时报记者从大渡口警方了解到,仅上周就接到不少于5起类似报警。警方提醒,家长与考生填报志愿遇分歧时一定要“冷思考”,避免酿成悲剧。

考高分却起了争执

6月28日早上8点,重庆大渡口区跃进村派出所值班室来了一位中年人,一进门就大声地让民警快点帮他找孩子。说完,他一直抱怨自己干嘛要这么冲动。

民警经过仔细询问才知道,中年男子姓张,儿子小张今年19岁,刚参加完高考,理科成绩分。儿子考高分,本是让人高兴的事,但父子俩却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起了分歧。

父亲老张倾向东南大学,小张希望报考西安一所大学,谁也劝服不了谁。6月27日晚,老张带着小张到朋友家去“取经”,本来是想让小张拓宽下思路,以便选择合适的学校,但小张很是反感,也表现得非常抗拒。

回家后,意见不同的两人再次因为填报志愿的问题发生争吵,这时哈尔滨某大学招生办的老师给小张打电话,欢迎小张报考该校。小张正在气头上,直接回复“我才不去你们那傻学校”。听到小张这样回答招生老师的话,老张是彻底被激怒了,一气之下老张就直接将儿子按在床上开打。没打几下,小张就趁父亲不注意跑了。

彻夜未归父亲求助警方寻人

刚开始老张也不觉得会出什么事,小张算是典型的乖学生,不上网不早恋,成绩还挺好,想着过会儿他肯定能回来。没想到,当日过了12点,儿子还是没回家,这下夫妻俩着急了,而儿子的手机、眼镜都放在家里,身上也没多少钱,外面还下着雨。

夫妻俩一夜没睡,把能想到的亲戚朋友和认识的家长都问了,还是没有儿子的消息。6月28日是高考填报志愿的最后一天,如果再找不到儿子,那儿子这些年的努力就都全废了。

一大早,老张就跑到派出所,希望民警能够帮助他找回儿子。民警让老张立即给孩子的班主任打电话,让班主任在班级群里发布信息,寻求帮助。9点多,妻子打来电话,说儿子已经回家了。

原来,小张在同学群里看到父亲正在寻找自己,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冲动,在老师同学的劝说下,这才回到家中。

最终他如愿填报了中意大学

事后,小张告诉民警,负气从家里出走后,身上没有带好多钱,又没有手机,只能在街上瞎逛。后来,他沿着轻轨线路直接就走到了杨家坪,困了就在路边的椅子上躺着睡了一觉。

“谢天谢地,没事就好。”听到儿子在外头露宿街头,老张后怕不已,意识到幸亏儿子没发生意外,不然后悔都来不及。

昨日,大渡口跃进村派出所民警茅新新告诉重庆时报记者,看到父子俩都已经释怀后,民警又结合自己考大学时候的亲身经历,与小张分享了填志愿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选专业和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同时,民警还劝说老张,学校重要,专业重要,但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更重要。最终,小张如愿报考了西安一所大学。

大渡口警方:类似矛盾近期接警多起

记者昨日从大渡口警方了解到,高考结束特别是成绩公布后,这种因志愿填报、是上一般大学还是复读等引发的家庭矛盾明显增多。据不完全统计,仅最近十来天,大渡口警方就接到四五起类似报警。

民警就此提醒考生家长,高考学生大都是成年人,已经具有完整独立意识,家长与孩子沟通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不良后果。同时也希望孩子们不要任性,应多理解体谅父母。

部分报警求助案例

1、6月26日,因不想就读本地高校,家住九宫庙某小区的18岁女孩小怡与家人吵架后离家出走一天,家人向警方求助,民警在小怡的好朋友家找到了她。

2、6月26日,因选择读三本院校还是复读的问题,小向与父母产生分歧,不愿复读的小向离家出走,最终被民警在茄子溪一网吧找到。

3、6月25日,大渡口某小区,18岁的小苗因高考成绩不理想欲外出打工,与父母发生激烈争吵,邻居报警,民警前往调解。

专家声音:家长应尊重孩子选择不要越俎代庖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专家桂亚莉表示,高考考生填报志愿时,父母不应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而应为孩子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如关于就业前景、专业基础、个人能力特点等,让孩子充分了解并自己做决定。

桂亚莉认为,孩子的人生是自己去走的,自己承担责任,家长不能越俎代庖。如果家长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孩子被动进入不喜欢的学校后,可能对学校对专业不感兴趣,得过且过,难有成就;关键是,他还会把失败归结于父母身上,影响两代人的关系。所以填报志愿时,父母的职责就是为孩子分析到位,避免孩子片面肤浅地喜欢某个专业或学校;家长有建议权,但决策权在孩子手中。

孩子要“独立”家长想“干政”

周先生(九龙坡):孩子涉世未深,填报志愿时听从大人的意见很有必要,毕竟家长不会害自己的孩子。

王先生(沙坪坝区):填报志愿,主要还是要看孩子的兴趣,家长的选择如果孩子不喜欢,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影响会很大。

小磊(沙区某中学高二学生):我希望父母在填报高考志愿的问题上,能尊重我的想法。

小钟(沙区某中学高二学生):我不反对家长给建议,但不能粗暴干涉我的选择。

严老师(璧山区):作为老师,还是以学生的兴趣为主,为学生提供高校专业方面的信息,但最后仍由学生自己定夺。

谭老师(江北区):作为一名教师,我会为学生分析就业前景,给予一定的建议。

家长帮孩子填报高考志愿应做到以下几点:

客观认识、评价孩子兴趣爱好、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

要了解、掌握孩子统一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档次。

要与孩子相互沟通、达成共识、填报好高考志愿。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昆明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qingshibao.com/sbpp/1041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