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时报_时报历史 > 时报历史 > 2014年9月最新中国新闻从业者生态调查

2014年9月最新中国新闻从业者生态调查

发布时间:2016-11-29 17:36:02   点击数:

一、导言

过去十余年,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和网络新闻业的蓬勃兴起,对整个新闻行业生态、生产方式和传播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伴随web2.0时代的到来,公民新闻、草根新闻、众包新闻等社会化新闻生产形式,对专业化新闻生产带来冲击、也形成互补。当下,全国持证的新闻记者约有25万人[1],而实际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从业者规模超过百万。对今天的中国新闻从业者来说,新媒体环境的变化对他们的新闻观念、职业意识和生产方式造成了哪些影响?当行业生态发生变革的时候,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生存状态有哪些变化?为此,我们试图在新媒体环境下比较系统、全面地考察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状况。

本次调查于年11月-年1月间进行,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来选取样本,样本对象主要为国内不同区域的报业集团(包括主报、子报及其网站)。首先,从地域的角度,为了覆盖全国范围,选取了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华商传媒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4家报业集团以及中国青年报。其中,华商传媒集团的从业者分布比较特殊,其总部位于西北地区的西安,除《华商报》外,集团旗下三份子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和《重庆时报》分别位于沈阳、长春和重庆。由此,我们的调查样本便覆盖了华东(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华南(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西南(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华北(中国青年报)、西北和东北(华商传媒集团)等不同区域。其次,针对每个报业集团的新闻从业者,我们均采取全样本调查,主要由集团办公室或人力资源部提供支持,由集团工作人员或项目团队成员直接将问卷发放至新闻采编人员。自年11月至年1月期间,总共发出问卷份,截止年3月底,共回收问卷份,剔除部分无效问卷后,共有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64.1%,有效回收率约为59.9%[2]。

国外新闻传播学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新闻从业者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年,美国学者Johnstone和同事对美国新闻从业者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性调查[3],为今后的同类研究提供了方法和内容上的基本框架。之后,美国学者Weaver和Wilhoit等合作,于年、年和年进行了三次全美新闻从业者的调查[4],第四次调查计划于年实施,基本上形成每十年做一次全国调查的惯例[5]。在全球层面,年,Weaver召集全球数十位新闻学者合作出版《全球新闻人:世界各地的新闻工作者》(TheGlobaljournalist:Newspeoplearoundtheworld)。年,WeaverWillnat合作主编出版了《21世纪的全球新闻人》(Theglobaljournalistinthe21stcentury)。此外,由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ThomasHanitzsch担任主席、全球各地80多位学者实施的“世界新闻业状况研究”(TheWorldsofJournalismStudy)项目[6],亦试图通过新闻从业者的跨国比较,本次调查项目采用的多数问卷内容即来自这个跨国比较项目的全球共享问卷。这些研究主要从新闻从业者的媒介角色认知、职业满意度、职业忠诚感、工作自主性、对争议性手法的态度等层面入手调查和分析新闻从业者的生存状态和职业现状。整体上看,更加细分地研究某个从业者群体和进行跨国比较研究是新闻从业者研究的主要趋势。

自上世纪70年代末迄今,台湾和香港学者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港台两地的新闻从业者,陆续产生了一批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问题涉及职业满意度[7]、工作价值观[8]等不同方面。其中,比较具有原创性的成果集中在跨地域比较研究,如第一本从媒介角色、职业伦理、职业满意度等角度比较香港、大陆和台湾新闻从业者的学术专著《变迁中的大陆、香港、台湾新闻人员》[9]。总体上看,港台学者的研究注重实证、重视数据,研究问题明晰,而且较早







































引起白癜风原因是什么
云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qingshibao.com/sbls/382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