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团拿下首个世界冠军到许海峰射落第一枚奥运金牌,从“乒乓外交”到“女排精神”,从“无与伦比”的北京到“双奥之城”北京,从广播体操扬起的臂膊到叩响大江南北的“跑马”足音,都经历了从遭遇困境到冲破封锁,从筚路蓝缕到勇立潮头的一路奋进,都让我们看到祖国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中国奥运先驱第一人张伯苓从奥运三问
发布时间:2021-12-15 20:34:23 点击数: 次
彭洋挂号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562/年10月17日,享誉中外的《字林西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实情》的文章,文章中有一句“夫中国,东亚之病夫也”,这句话虽然指的是改革乏力的清政府,而非中国人的体质,但是“东亚病夫”的说法,却在事实上传达出了另外一层意思,深深冲击了全体国人的自尊。当时的中国,国家积弱、民不聊生,国民运动普及程度基本为零。吸鸦片者吞云吐雾、面黄肌瘦,一步三晃。国民其心渐弛,其气渐柔,其骨渐软,其力渐弱。扭曲的外观、羸弱的体质、低下的精神、屈辱的心理,反映了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的窘境。面对如此羸弱的国民体质,在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前夕,基督教青年会的会刊《天津青年》发表文章,就伦敦奥运的形势和趋向,提出了中国怎么办的问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奥运三问”。中国人什么时候能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中国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奥运会奖牌?中国什么时候能举办奥运会?而真正完全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已经是百年之后了。在积贫积弱的清季时期,为何要专门考察、推重与民生看上去无甚关系的奥运会?纵览张伯苓一生教育言论、社会行迹,体育的地位实在重要。若论核心,不外乎“体育救国”与“以体育人”。何为“体育救国”?我们首先须得知道,体育从来不是单纯的竞技,而始终与世界政治、地域分歧密切纠缠,由体育引发纠纷的历史案例,实在指不胜屈,这在张伯苓的时代更是明显。张伯苓参与发起的远东运动会(原名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宗旨为“协助增进各种经济运动之事业,发展各种竞技运动之组织,并增进运动之兴趣,发扬高尚之精神”,但实际上与东亚政治主权之争始终关系密切,运动员“各为其国家振发尚武精神”(《远东运动会纪事(十一)》,《时报》年5月16日)。如第二届远东运动会(.5)在上海举行,当时正逢“二十一条”之争端最剧之时,就读于南开学校、绰号“飞毛腿”的郭毓彬(-)在“八百八十码赛跑”和“一英里赛跑”力挫日本选手两夺金牌,这不仅是中国选手首次在国际赛场上夺标,也在当时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针兴奋剂,时人曰:“锦标竟为著名之大老病国所得,此亦差足自豪者欤”;“中国人到底不弱,苟能勉力上进,则岂特区区运动可以优胜他国,举凡国力文化亦必有出类拔萃之日”。郭毓彬凯旋,校友周恩来(-)特别率同学手持锦旗在校门口迎接,并为郭氏召开庆功大会。这一事迹也被张伯苓在此后演讲中多次提及,称之为“南开精神”。而著名的“中国出征奥运第一人”刘长春(-)拒绝代表伪满洲国参加第十届奥运会,此争议之背后与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华的野心关系密切。斯时,刘长春愤然回应将以中国运动员身份参赛:“予乃堂堂中华民国之人民,此行自然是代表中国。”张伯苓得到消息后,马上联系中国体育组织急电国际奥委会为刘长春报名,由张学良捐献银元,资助刘长春前往洛杉矶,此为今人所熟知之故实。而需顺带提及的是:从日文史料看,第八届远东运动会(.8)的日方报道中,就有着非常军国主义式的表述——“我军光荣成为优胜国,获得了闪耀着菊花御纹的天皇杯。”至年远东运动会的停止,也正与日本强力施压,欲令伪满洲国获取参赛资格密切相关——本年,在天津举办的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开幕式上,多名南开学校的啦啦队队员,在有“海怪”之称的队长,也是南开校父严修之孙严仁颖(-)的指挥下,突然用黑白色手旗打出“勿忘国耻、收复失地”八个大字,震撼全场。转日,日本驻华大使馆向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提出抗议,这也成为南开在抗战期间惨遭轰炸的原因之一。张伯苓十三岁时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刚刚毕业,未及登舰,即遭逢甲午海战、北洋水师覆没的败绩。他亲眼目睹“国帜三易”的大耻辱,中国士兵的衰弱,对张伯苓产生巨大的刺激。因此,南开教育始终切重体育,并且明确声明“强我种族,体育为先”。在南开校内,“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不认识体育的人,不应该做学校校长”胡适誉之曰:“承认科学和体育在教育上的地位,在师生的共同学习和娱乐中建立自由而民主的往来,在当时都是颇不寻常的试验。正是这些,标志了年轻的教师张伯苓,乃中国教育新哲学的创立者之一。”新中国的成立,为体育事业带来新的转机,新中国体育事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有了较快发展。焕然一新的中国体育人像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样开始在世界体育舞台上崭露头角。下面带你重温新中国体育70年的光荣辉煌:年4月22日,为新中国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的乒乓球选手容国团载誉归来。年,萨马兰奇为许海峰颁发中国奥运第一金(左一为铜牌得主王义夫)年2月,第十三届冬季奥运会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体育场开幕,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冬奥会。图为中国队入场。04年11月,中国女排队员在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领奖台上。年7月13日,北京在申办年奥运会的竞争中获得胜利,举国欢庆。06年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家门口的奥运会”这是体育的魅力——总有一个时刻令人心潮澎湃,总有一个瞬间令人泪流满面。旧中国的体育只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工具,人民大众几乎没有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和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广泛开展体育运动,把增强人民体质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70年来,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全民健身意识极大增强。年,新中国第一套广播体操正式颁布。体育·70年年月13日,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开幕。参赛运动员达1万多人,共设36个比赛项目和6个表演项目。有7人4次打破4项世界纪录。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是我国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纲领性文件。图为北京市民纪念《纲要》颁布20周年。体育·70年年4月14日,北京半程马拉松鸣枪起跑,图为参赛选手在比赛中冲过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