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时报_时报历史 > 时报历史 > 深读中国城镇发展逻辑行政,还是市场

深读中国城镇发展逻辑行政,还是市场

发布时间:2020-8-26 19:44:55   点击数:

小秘书:

中国的城镇化道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大城市与小城镇之争。一系列的城市发展政策,对发展小城镇有所偏重,但为何大部分小城镇并未真正发展起来?

陆铭等经济学者早就指出:人为限制大城市而优先发展小城镇,是资源错配,导致大城市无法形成规模经济,而小城镇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发展。换言之,大城市集聚不够,则对周边小城镇的带动效应不强。这是来自经济学的看法。

而今天,中央财经大学的王伟老师与我们分享了来自另一个层面的观察。即在行政结构上,级别高的城市(地级市相对县级市)天然得到更多优势,尤其是在税收与土地方面。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国家重点发展小城镇的政策的执行并不彻底。

二者有殊途同归的一面。总而言之,要真正发展小城镇,还是要更多地面向市场。

这就意味着,无论城市管理者,还是规划者,或者广义上的城市研究者,都要面对一些深刻的转变。王伟老师以城市公共服务与设施的融资为例,的确很具启发意义。

从去年11月的十八大三中全会、12月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六大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三个一亿”目标,到今年1月国土资源工作会议释放建设用地管理新信号、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公布,如此密集的会议召开与文件发布,共同交集所指——新型城镇化,已真正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

面对时代转变与改革大势,我们应该对城市与城镇化发展进行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qingshibao.com/sbls/1231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