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年,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一批世界型企业,其中的佼佼者大多已登陆资本市场,成为A股、港股,甚至是美股的明星公司,成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成就的一张张名片。
为了探索挖掘这些企业的高质量成长之路,证券时报包括旗下媒体平台全景网、新财富、中国基金报等,走访全国各地优秀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高管进行面对面对话,实地调研采访,各媒体平台通过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推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主题系列报道。
第八十六站杭州金卡智能
年创立,年上市;起步民用燃气表,年进入工商业流量计,产品及解决方案服务于多万家庭。金卡智能深耕物联网燃气仪表,布局气体流量计,打造公用事业智慧解决方案服务商。
传统燃气表如何升级?智慧燃气生态圈如何打造?
本期《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系列访谈节目,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杨斌,接受证券时报社副总编辑成孝海专访,讲述金卡智能如何追随物联网时代潮流、构建全新公用事业生态体系。
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杨斌
证券时报社副总编辑成孝海
深耕智能燃气表受益天然气消费量增长
成孝海:目前金卡智能已经是燃气表行业的龙头企业,国内领先的智能燃气解决方案供应商,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公司的一些发展过程,在哪些关键节点上我们做得非常出色,能使公司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局面?
杨斌:首先我没有觉得我特别地优秀。什么因素促使金卡做得好呢?我们觉得,第一个,我们当时很年轻,正好赶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时代。
第二个是偶然性。我们当年,我记得,在一个饭局里面,中间一个领导是负责分管科技的,就推荐了这么一个项目。当时我就去全国几个大的城市跑了一下,找了这些老总,或者总工程师。当时那个老总说,这个产品非常好,拿来给我,先应用、先试用。这样的话,我就坚定了往这方面,基于燃气行业的智能的燃气表,和智能的燃气系统方面发展,作为自己的一个发展的方向。
当时考虑这个,第一个没有竞争对手。第二个,投入少。第三个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可以避开打价格战。第(四)个我们觉得很有前景。世界上的天然气在欧美这些地方,使用率在一次能源中占比有23%。中国当时天然气刚刚起步,我记得北京要开奥运会,他们要大气改善,要大规模地用上智能表,所以我觉得这是个机遇。
第三点,金卡一个很大的基因是注重研发。我们从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个公司定位为一个,第一,技术要好。技术好、先进,才够有很好的质量。第二个,就是我们有强大的营销团队体系。
因此我们在年的时候,我已经考虑,把我们的研发跟营销总部放在上海浦东陆家嘴。因为我们当时如果在温州发展的话,我发现温州请的这些人才,水平是不够的。但是在上海就不一样了,到处是一大把人才。第二个,上海是一个商业的战略高地,我们每天可以实时地跟这些客户在一起接触。我们大概用了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在上海滩立足。
再有一个,我们金卡,特别是我,对新的技术发展特别特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