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时报》刊文说,很多人喜欢强调自己“爱台湾”,甚至质疑别人“卖台湾”。怎么爱?怎么卖?如果名实不符,说穿了,都是不实宣传而已。
偏偏甜言蜜语或是仇恨言论,总是有市场。第一次接触爱情的人,很容易陶醉在甜言蜜语之中。随着年岁增长,慢慢知道真爱或许不在嘴上,而在行为。孔子说:“听其言而观其行”,至今适用。
当然,甜言蜜语没有不好,但是只有甜言蜜语,而没有实际作为;甚至只有甜言蜜语,作为却完全相反,那就是爱情骗子了。
爱情可以骗,“爱台湾”可以骗吗?当然可以。很多人口头上整天说“爱台湾”,其实只是靠着空谈来骗选票,最后再把选票变成自己口袋里的钞票。
台湾过去二、三十年,经过多次政党轮替,大家都说“爱台湾”。结果呢?当邻近的地区持续进步,台湾却相对之下原地踏步。这些政客真的“爱台湾”吗?
至于“卖台湾”,喊了这么久,台湾卖了吗?到底要怎么卖?台湾地区领导人有权力“卖台湾”吗?不管蓝绿谁当台湾地区领导人,可以跟人签约,就“卖掉台湾”吗?“不管从国际法或岛内相关条例来看”,都是不可能的事。
“卖台湾”虽然不可能,但是只要把“卖台”的罪名扣到对手头上,就可以煽动起仇恨的情绪。“啊,这个人会卖台喔,真是让人讨厌。”但到底要怎么卖呢?说也说不清楚。说不清楚才好,扣帽子的人就因此获利了。
想象这种剧情:
有两位追求者,一个人口中说爱,却对真正的生活没有帮助,甚至还有坏处。但是这个追求者为了胜出,不让人发现自己没有贡献,会强调另外一个追求者是坏人,说对方会把你卖掉,让人讨厌另外一个追求者。
看到这样的剧情,观众一定很担心是非黑白被扭曲,忧虑坏人当道、好人冤屈。但是实际观察各国家和地区的选举,却会发现这种口惠实不至,以及抹黑对手的招数常常奏效,尤其是当结合了恐惧诉求,渲染“迫害”及“并吞”时,更是有效。
到后来,影响抉择的主要考虑就只剩“我不要被害”、“不能卖台”这些虚假不实的诉求。
到头来,在“爱台湾”与反对“卖台湾”的漫天呼声之下,没有人认真发展台湾。如果有一天,台湾在进步的潮流中遭到淘汰,届时回首才会赫然发现:真正的“卖台湾”行为,就是没有长远眼光、只会空谈爱台湾、还会抹黑别人的政客作为。
来源:海峡新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