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展望
颜泽文:中国茶业迎来4.0时代
年10月25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黄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年黄山茶会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本届会议以“绿色?创新?融合?共赢”为核心议题,探讨行业发展前景、分享心得、共谋产业发展大计。
在会议期间举办的“行业热点专题研讨会”上,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会长颜泽文作了题为《做强中国茶,共圆中国梦——双创驱动下中国茶业4.0之路的探索》的主题报告,与各位业界同仁共同探讨中国茶产业转型创新发展之路。
颜泽文认为,21世纪是中国农业4.0的时代,以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技术为支撑和手段的一种现代农业生产的时代。茶业属于农业范畴,因此茶业也迎来了向4.0转型升级的新征程中。该报告在全国茶行业中首次提出中国茶叶4.0时代的概念,阐述了中国向茶业4.0时代的转型升级发展之路。报告通过对新常态下的全球经济现状、中国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茶产业4.0时代特征的分析与论述,重点从理念、政策、技术、机制、管理、产品、品牌等“七大创新”方面探索迈向创新创业、融合共享的中国茶产业4.0时代的路径,共同建立全要素、跨区域、多产业融合的新型茶产业经济业态,助推茶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做强中国茶,共圆中国梦。
中国农业在经历了农耕农业的1.0时代,机械化的2.0时代以及信息化的3.0时代进入互联网4.0时代,相对应的中国茶产业也从种植的1.0时代,粗精制加工技术成熟的2.0时代,品牌化的3.0时代向以互联网信息为主的跨界融合4.0时代进军。
颜泽文在报告中还详细的指出,中国茶业4.0是一种新的茶业发展模式,是以创新创业为动力,以促进茶产业资源深度融合、提升茶产业资源综合开发价值为抓手,以改变茶行业无序发展、分散发展的局面,促进中国茶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做强中国茶、共圆中国梦为主要目的的创新发展模式。中国茶业4.0将催生中国茶业全要素、跨区域、多产业融合的茶业经济新业态。
同时在报告中,颜泽文还谈到茶企在新时代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颜泽文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十二五”时期,我国茶产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年农业部《促进茶叶提质增效做强我国茶产业专题研究报告》对全国茶产业发展现状作出了详细的描述,针对《报告》对全国茶行业生产经营和带动茶农增收情况作了全面的分析。他还谈到了党中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欧洲时首次谈到“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他分析,习总书记首次在国际性重大活动中谈论中国茶和中国茶文化,无疑对中国茶业迈向4.0是一个巨大的利好信号。同时,他还对中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对推动茶业4.0提供的良好环境,结合我国已深入融入全球化格局中的“一带一路”战略、国家所提出的全面打响扶贫攻坚战略部署,农业部常务会议上专题研究做强茶产业相关工作和即将组织中国茶产业联盟等方面作了深入全面的分析。当谈到中国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机遇时,他指出,中国茶产业整体转型升级仍然有许多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规模大而不强、企业多而不优、产品多而不精、品牌多而不彰,同时他还提出了解决途径。(作者为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专家论调
刘仲华:中国茶产业发展需要处理好的“十三组关系”
刘仲华:现任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茶学学科带头人、茶学博士点领衔导师,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
茶是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中国现在有两大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和“精准扶贫,产业扶贫”,都和茶高度关联。从数据上看,中国茶产业在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六大茶类数量分布与增长率,出口数量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茶产业也面临着产销失衡的问题。
创新是茶产业健康发展的动力源
当今茶产业发展产销失衡问题不断凸显,要突破困境就必须求变,创新才是茶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茶叶生产环节(品种、品类、品质)、市场流通消费环节(品牌、消费)、产业发展模式(大茶业)的一系列创新,将为解决产销失衡提供渠道,突破业态瓶颈,为茶产业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在传承与创新中协调推进茶产业
产业发展一直都在保守与激进中徘徊,在传统与创新之中博弈,两者相互影响,产业在联动中发展。处理好古树野生茶与良种茶;规模栽培与有机茶园;古法制茶与机械制茶;纯料制作与拼配加工;传统风味与改良品质;传统加工与综合利用;传统泡饮与机器冲饮;传统营销与新型营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产品标准化与差异化;茶叶保健与药品治病;传统茶叶与现代茶业这十三组关系,中国茶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怪象乱象将会被很好地理顺,发展之路更为顺畅。(本文原载于《茶讯》年第九期)
行业观测
邓增永:关于中国茶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一、何谓“供给侧改革”
继“新常态”之后,“供给侧”成为了中国经济的热词。这是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强调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中重要概念和最基本的范畴,两者也是决定经济运行状况的一对关键矛盾。供给分析和需求分析只是对经济现象的结构划分和技术分析。“供给侧”是相对于“需求侧”而言的一种政策思路,供给侧改革强调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通过对供给要素的优化和高效配置,激发创新活力,提升有效供给,最终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与质量提升。
现有经济理论认为,就供给侧而言,支持经济长期增长有五大要素:劳动力、土地及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创新。就需求侧而言,则是强调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供给侧”改革强调的不是对需求侧的偏废,而是在于通过重点白癜风什么药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