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张玉琴通讯员范敏玲孙旭东王澍)5月27日上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冲刺万亿制造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推动该区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全面加速升维,从“制造大区”转向“制造强区”。此次发布的行动计划则对“万亿制造”的具体目标、实施路径、责任分工进行了细化。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到年,该区将实现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家,制造业上市企业突破80家,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级。“万亿制造”是“万亿级制造”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徐丹在发布会上介绍,年,该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形成了汽车、电子、能源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化工、食品饮料、电气机械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前三甲。值得注意的是,“万亿制造”不是“一万亿制造”,而是“万亿级制造”。这样的“级”限思维,在行动计划定下的总体要求中充分体现——在规模量级上,实现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超家,制造业上市企业超80家,其中,新增1家千亿级企业、2家亿级企业、10家百亿级企业,带动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级。在空间品级上,建设集群式空间,打造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生物安全、新材料5大产业园;建设规模化空间,打造万平方米的特色产业园,推进36个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在创新能级上,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建成1个创新基础设施集群、3个国家级创新中心,新增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25个。在数智化层级上,推动个以上的数字化改造项目,打造个以上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提高到25%。可以看出,“万亿制造”并非孤立的制造业增长,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要做的不是普通制造,是科技创新驱动的高端制造,背后是整个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支撑“万亿制造”“万亿制造”行动计划主要围绕八大支柱产业集群,包括3个亿级和5个亿级先进制造集群。该区将通过创建黄埔“双链制”,即区领导担任的产业链长负责统筹全区重点产业链建设全局性工作,龙头企业挂帅的产业链主负责在关键领域率先建立行业标准,联合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协同攻关,实行“双链”互动、“双链”驱动,推行“六个一”工作机制,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筑牢万亿制造的“顶梁柱”。三大亿级产业,一是以视源股份为链主企业,打造世界新型显示之都;二是以广汽本田为链主企业,小鹏、宝能、文远知行为重点企业,打造中国智能汽车之城;三是以广纳院为链主企业,打造中国新材料产业高地。五大亿级则包括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核心区、国际绿色能源集聚区、世界生物安全之谷、中国高端装备示范区和全国美妆大健康重镇。“新能源产业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未来的核心工作之一。”黄埔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邱焕逵表示,“将主要围绕清洁能源设施建设运营、节能改造等环节进行重点突破,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牢固构建新能源、绿色能源支柱产业集群”。围绕八大支柱产业,该区将重点谋划招商引资工作。广州开发区投资促进改革局副局长黄伟坚表示,将坚持以人才为核心的招商4.0新模式,坚持项目为王,以承接全球高端制造集群落户为重点进行“强链”、以稳外资为重点开展“稳链”、以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重点集中“补链”,不断打造高端产业链、供应链。此外,行动计划还明确了构筑“万亿制造”的“四梁”工程,即依托城市改造升级、创新要素集聚、数字融合赋能、黄埔制造品牌构筑起来的空间资源、创新引领、数字转型、品牌质量之梁。该区严守.48平方公里工业产业区块,强化工业产业区块内的用地管理及优化监督,加快推进36个村级工业园转型,保障工业制造业用地及发展。引进一流高端科研院所,建设一批灯塔工厂、无人工厂、智慧车间,全力支持企业加大质量投入,产出一批全国行业标准“领跑者”。本文来源:信息时报
广州黄埔冲刺万亿制造,到2025年工
发布时间:2024/7/8 20:33:44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