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篇小文,义务给刚刚成立的加拿大亚裔反种族歧视联盟号了下脉,开出了其患有“先天性缺钙“诊断书后,今天一大早有位老友给我打来不好了,你的文章闯祸了,你知道你得罪了多少人吗?我一脸懵懂道:咋啦?对方神秘兮兮要我赶紧查看邮箱,说刚发了一份名单,让我看看究竟得罪的都是什么人?
我打开邮箱一看,原来是加拿大亚裔反种族歧视联盟所有成员的名单。我不觉轻轻哼了一声:这一惊一乍的,老黄我混迹海外华人社区十六七年,对于那密密麻麻的各个社团扎堆兴事并不奇怪,虽然这次大联盟的参加者确实有点多,细数多家,但其中除了一部分确实有一定行动能力的社团,还有不少一人会、夫妻店、兄弟连、姐妹花、全家福……我在加西见过一个人办了7个会的,名片上职务印了两面。还有一个家庭7口之家通通都是侨领的,爷爷是老年华人协会、老太是妇女协会、两个儿子是同乡会和商会的,一个女儿是校友会的,连宝贝孙儿和孙女都是学生学者联谊会的……而且都是头儿,完全符合组建小型社团联合会的资格,逢会庆麻将开两桌只差一个人。
所以,别看联盟支持单位名单浩浩荡荡数百支队伍,我倒觉得没有超出预料,况且实际有生力量不如人们预期。而且,严格意义上说,这些社团如果刨去多年不年检的、一直不选举的、长期不活动的、始终内部一直有矛盾的,威慑力量化的话估计要打个倒三七。
这时,朋友的电话又追过来,听我一番云淡风轻,她马上电闪雷鸣:你看到最后的律师名单了吗?我赶紧扫了一眼名单的底部,那是由30名华人律师组成的“律师团”。我朋友说:小心他们的律师信把你给淹没了。我更是哈哈一乐:所谓律师信,就是告诉你,你正在看的信是别人花钱写了让你阅读的而已,没别的不同。
朋友有些索然和无奈。挂上电话,我继续一边喝着现磨的豆浆一边看着名单,忽然一怔,赶紧细细阅读。
在这份名单中还有洋洋洒洒近50家媒体参与单位,我本以为都是些网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