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阎肃创作的歌曲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
在年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阎肃在发言时称“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就是这种肝胆、这种魂魄教会我跟着走、往前行,我愿意为兵服务一辈子!”听过阎肃的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幽默地说:“我赞同阎肃同志的风花雪月。”
不久前,一条“阎肃突发脑梗住院”的新闻,让这位85岁的“老顽童”牵动了无数人的心。阎老现在怎么样了?身体康复了吗?《生命时报》独家专访阎肃的儿子阎宇,听他讲述这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不为人知的一面。
即将出版的《生命时报》头版
一部《江姐》、一曲《红梅赞》,红了半个多世纪,作者都是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阎肃老先生。这位在舞台上活跃了大半个世纪的“老顽童”,近段时间却因突发脑梗静悄悄地躺在病床上,病情让无数喜爱他的人牵挂。目前,阎老病情平稳,已从重度昏迷转为中度,病危转病重。
这些天,一直陪在父亲身边的阎宇,在抽空接受《生命时报》记者专访时说,看着病床上平静的老爸,回想起父子的共同岁月,他觉得那是一生最快乐的时光。
阎肃夫妇和儿子阎宇
阎宇说,自打4岁从姥姥家回北京,童年很长一段时间和父亲共度。他们常玩“双肩着地”的游戏(突然袭击坐在沙发或床上的对方,用手按住其肩膀);冬夜,父亲用军大衣裹住他的腿脚,为他取暖;不开心时,父亲总能顺嘴讲个故事把他逗乐……“老爸曾说,我们爷俩的关系很像德国漫画家卜劳恩笔下的《父与子》,一起玩,一起闹,平时是朋友,面对困难是战友,偶尔一起被训时是‘难友’。”
在很多人眼中,阎老是成功的,但在阎宇眼中,老爸就是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爹,一个厚道的老大爷,我俩就像哥们儿一样。”说这话时,阎宇表情凝重,嘴角却带着发自内心的微笑。
阎肃夫妇和子女
一辈子执着于工作阎肃本名阎志扬,年生于河北保定,后来随爷爷逃难到湖北,再到重庆。加入西南文工团后,有人说他特不严肃,爱说笑话,他当即就说“那我改名叫‘阎肃’吧。”名字虽改了,但阎老爱说笑、耍贫嘴的性格却始终没变;他热爱生活、热爱创作的激情也延续至今。
年,阎肃和《江姐》剧组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阎肃从艺65年,每个时代都有经典之作,《敢问路在何方》、《唱脸谱》、《雾里看花》、《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等都是传唱一时的歌曲,他也因此被称为“艺坛不老松”。
除了创作歌曲、戏剧外,阎老还是众多大型晚会和活动的“主心骨”、“定海神针”,先后参与策划了20多台电视“春晚”,近些年还常担任一些访谈和歌唱大赛的节目嘉宾,其创作才华和幽默点评俘获无数观众的心。
年3月,阎肃在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担任评委郭兴福摄
今年3月,85岁的阎老受命参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的策划编创任务。他与年轻人一起连续奋战6个多月,出创意、拿主意,一忙就到夜里两三点,最终保证了演出的巨大成功。
阎肃在9.3晚会策划工作现场
阎老这一辈子执着于工作,空军为其保留了终身职务,他以85岁高龄成为“最老的老兵”。阎宇说:“老爸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只管去想单位的事,把个人的事交给组织去考虑,准没错!”事实也是,阎老一辈子没向组织伸过手,没为个人发展设计过,组织让干啥就干啥。
阎肃19岁读重庆大学二年级时,组织上说“你别上学了,去搞宣传吧”,他说“好”;之后组织说“你爱好文艺,干脆来西南军区文艺工作队吧”,他又说“好”;到空军后,组织说“你有古文底子,业余时间搞点创作吧”,他便开始琢磨写点歌词,《我爱祖国的蓝天》就这么出来了。阎老不争,但他得到的比谁都多:全军文职干部中,级别待遇是最高的,党和部队给予的荣誉也是最高的。
阎肃在进行创作
用阎老的话说,这诠释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每个人,不管是干部还是普通一兵,不管是保安还是保洁员,只要一心去想组织、单位的事,组织和单位也一定不会忘记你。
认真、吃苦是第一条生活哲学生活中的阎肃没有半点“大人物”的架子,爱说笑逗乐,更像个老顽童。有人问阎老,他两个孩子哪个遗传他多点,他想了想说:“儿子多点,他和我一样贫嘴,都属于’废话协会‘的。”
不过,耍贫嘴丝毫没影响阎老认真做事的态度。很小的时候,阎宇就听长辈们说,他爸是个很勤奋的人,干什么都用心琢磨,哪怕是拉大幕、管汽灯等小事,也力争做到最好。
阎肃手稿,笔记工整
阎肃晚婚,31岁娶佳人李文辉为妻。第一次休探亲假,两地分居的妻子以为他能来陪陪自己。没想到,整整18天假期,阎肃把自己关在家里搞创作,红遍大江南北的《江姐》得以问世。
创作京剧《红岩》时,阎老为切身体会革命烈士受刑之痛,在重庆渣滓洞,他让工作人员给自己戴上沉重的脚镣,反铐双手,在黑漆漆的牢房里待了7天7夜。
从青年到耄耋,他几乎走遍了空军所有的部队,机场、海岛、高原、边防哨所等都有他的足迹。
阎宇说,老爸对待每件事都特别认真。高中时,班主任让阎宇请父亲去讲课。“接到‘任务’后,老头嘴里一直嘟囔着,‘不知道年轻人爱听啥,到时候就瞎讲吧’。但真到那天,他一上来便把大伙儿震住了。”他先将一些同学的名字编成顺口溜,弄得大家笑个不停,再讲他“想当元帅的兵是好兵,不想当元帅的兵也是好兵”的人生观,气氛非常热烈。即使上年纪后去给红歌赛当评委,老爸都会提前做很多功课。
阎肃和第五代“江姐”合影
“老爸一生恪守的是老百姓的理儿,做人本分、待人热情、工作勤奋、珍惜缘分。他对别人奉行能帮就帮的原则,但有一种人例外,”阎宇说,一些想在歌词界发展的年轻人把作品寄给阎老,请他修改或推荐,阎老往往不太热心。因为在他看来,创作必须要靠自己努力和积累,一定要经过投稿、退稿、修改,再投再退再改的过程。
年,阎肃在家里进行歌曲创作郭兴福摄
在阎老的生活哲学里,认真、吃苦是第一条。他常说:“今天你吃了一斤糖,没准明天就有一斤黄连等着你。我这个人一辈子只会做事,什么事都认认真真做。”一旦确定了方向和目标,就要学会“扎猛子”,不能浮在面上,要往根上去,这样才会开花结果。
用豁达和幽默来化解矛盾今年11月29日,中宣部授予阎肃“时代楷模”称号,可那天阎老还躺在病床上。“父亲至今得到过很多至高无尚的荣誉,这要放在很多人身上,早就乐坏了。但他不一样,心态太豁达了。”阎宇说,5年前,父亲也是被表彰,同时又有事迹报告会和作品音乐会。
年7月25日,阎肃作品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举办
“那天晚上,我特意回家祝贺。推开老爸房间,他和往常一样正在静静看书。我说:‘老阎同志,您老获得这么高的荣誉没庆祝一下?有啥感想啊?’老爷子摘下眼镜顿了下,说:‘我挺紧张挺惶恐的,一辈子低调惯了,这么宣传我有点不习惯’。之后又补了句:主要我也没干什么啊!”阎宇说,他老爸从来都看淡名利,也不喜欢别人给他出作品集,因为“好的作品,老百姓自然会替你出集子———在心里出。”
阎肃家客厅的柜子里,摆放着他一生最珍惜的荣誉“全军优秀共产党员”证书郭兴福摄
在阎宇看来,老爸的好心态还体现在无数家庭琐事里。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几年前一个冬日的下午,阎宇带着媳妇回爸妈家,他妈妈发现晚饭主食不够,催着让阎老去食堂买馒头。“我爸知道我一会还有应酬,不在家吃饭,就没去,结果被我妈好一顿说。我爸没办法,只好无奈地出门去买了。”
当时,阎宇因为妈妈对爸爸态度不好而很不高兴,随即带着媳妇开车离家。“走到食堂附近正好碰到我爸,他一看是我们的车,立刻像见了首长一样行了个军礼,然后样子很滑稽地做指挥交通的手势。那意思是说‘我压根没把你妈的话当回事,你们就更不用往心里去’。隔着车窗看到那一幕时,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都被触动了。”
阎肃夫妇和子女
从小到大,阎老陪伴孩子的时间算不上多,但每一次陪伴都充满快乐,哪怕有不愉快,阎老也总能用他的单纯、智慧、幽默化解。
阎宇还是婴儿时,阎老抱着他,阎宇不慎滑出襁褓砸在玻璃柜台上,阎老一脸无辜地说“他自己像颗炮弹飞出去的”;小时候,阎老常趁孩子们不注意,突然放一个很响的屁,还念念有词“响屁不臭,臭屁不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女儿穿着超短牛仔裤出门,阎老虽气急败坏,但还是冲着门口幽默地喊一句:“你以为满大街都是游泳池呀”。
陪伴阎肃创作熬夜的老藤椅,已经泛黑破损,阎老在这张椅子上完成了很多伟大作品郭兴福摄
阎老对生活几乎没什么要求。年,阎宇送给他人生中的第一件礼物———一个多元的都彭打火机。“我爸一直以为打火机也就二三百元,在央视做节目时,从别人口中听到实际价格,他便将其藏在了自己都找不到的地方,还调侃说‘红军藏起来的东西,80个敌人也找不到’。”
阎宇说,老爸出门不怎么带钱,平时特别爱睡懒觉和赖床,但每周三例外,因为周三食堂有油条,不早起就吃不到了。他还爱豆浆、红烧肉,能喝酒,家里的剩饭剩菜总是他吃。平日里,阎老爱穿布鞋,还练就了边游泳边看报的绝活。
特别爱学习,对什么都好奇阎肃的小卧室简陋却不凡,这是他的小书房,也是他的创作室,许多伟大作品诞生在这里郭兴福摄
在阎宇从小到大的记忆里,父亲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周末,他的时间都放在了学习和创作上。阎老住的是家里最小的一间屋子,他的日子几乎都是在这个屋子里度过的。一张床、一张简易桌子、一把藤椅、一个小衣柜便是所有的摆设,而宽敞的客厅和其他屋子都让给他最爱的藏书。
阎宇说,他家的藏书少说也有一两万本,每本书都被老爸用书皮包着。阎老什么书都看,除了戏剧、歌剧、词曲等专业书外,他最爱唐诗,酷爱武侠。阎老每天要看五六份重要的报纸,电视新闻也不落下,还经常和孙女一块看动画片,几乎每天都要学到晚上一两点才睡。
阎肃一生读报,住院昏迷后,这些未来得及读的报纸,还在等他醒来后阅读郭兴福摄
阎宇说,正是不断的学习给了父亲不竭的创作动力,让他有讲不完的故事、编不完的段子。老爸爱好很少,除了读书看报,就是看戏、听音乐会。对他来说,后两者也是学习。以前,阎老周末常去天桥看戏。坐公交要5分钱,他舍不得,来回都走着。但看戏每小时一毛六,他却毫不吝啬。
阎老对什么都好奇,热情拥抱新事物,看到什么不明白的就想弄清楚。“比如别人黑色的头发上有几缕红发,他就会问‘这是怎么弄上去的’。走在街上,看到很复杂的字,我爱故意考他。碰上不认识的,他回去后准用四码字典查清楚,再告诉我。我女儿的小名偲偲(与猜同音,寓意美丽多才)就是这么来的。”
阎肃参加“阎肃同志从艺60周年艺术创作座谈会”谭超摄
阎宇说,老爸从不追求名牌,但永远跟着社会发展的大潮流走。他很早就学会了电脑,还爱玩俄罗斯方块、超级玛丽等电子游戏。微博、白癜风患者的饮食白癜风患者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