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时报_时报历史 > 时报内容 > 全国主流媒体问道杏花村感念汾酒最文化

全国主流媒体问道杏花村感念汾酒最文化

发布时间:2024/7/29 13:09:12   点击数:
<

在汾酒博物馆内,全国主流媒体现场采风。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首千年传诵的唐诗,道出汾酒年名酒历史。10月8日,随着一架架航班抵达、一列列高铁进站,线上线下家全国主流媒体汾酒原粮基地行采风活动欣然拉开序幕。

汾酒秉承“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的历史底蕴,拥有年的酿酒史、年的名酒史、年的蒸馏酒史、年的品牌史,在这样的文化传承下,被业内称为“最干净、最纯正、最健康、最文化”的酒,其内涵究竟如何,汾酒“活态文化”又是什么?

这次汾酒集团主动开门迎客,把媒体和消费者请进来,了解其原材料、生产工艺,观察生产、加工过程,分析其如何打造一流的安全与品质,充分体现了一个大企业的自信。

而今,活动结束几天了,全国媒体记者回去后再回想山西之行,沉淀体会、整理心情,又会道出怎样的感受?

A

万亩高粱大地上书写品质之诗

汾酒是用什么酿造的,它长什么样——这是接到“走进汾酒第一车间全国主流媒体原粮基地行”采风活动邀请函时,信息时报记者陈冰倩的第一反应。

到了山西才知道,所谓的“汾酒第一车间”,不是机器厂房车间,不在高墙院落之内,而是田间地头——那一排排站得笔直、仰着饱满红脸庞的高粱,漫山遍野地生长,列队成行地簇拥,接受着充足光照,满饮了纯净水源,还有天无霜期的优厚待遇。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是沁县的自然馈赠,也是汾酒人精心选择的结果——“原粮基地是汾酒生产的第一车间,是汾酒全产业链布局的开端,更是中国酒魂信仰落地生根的最前沿。”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如是说。

10月10日,沁县雨收天晴,秋阳当空。当70家媒体从全国各地千里迢迢赶赴而来,看到汾酒“第一车间”里高粱满穗、列队迎接的场景,比影视剧里看到的场景更觉震撼。另有70家媒体虽未亲至,但在线上实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qingshibao.com/sbnr/1627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