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时报_时报历史 > 时报内容 > 各地拼经济谋发展丨重庆经济进入加速发展

各地拼经济谋发展丨重庆经济进入加速发展

发布时间:2023-10-19 17:56:11   点击数:
白癜风治疗微信群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647706.html
图片来源/摄图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庄冠蓉在过去的若干年,电子产业一直是重庆的支柱产业。今年一季度,在电子产业同比下降6.6%的情况下,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8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6亿元,增长4.1%。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重庆税务部门得到的数据显示,一季度重庆新增涉税经营主体6.4万户,同比增长8.3%。各个行业的涉税经营主体数量都在不断攀升,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最为明显,涉税经营主体净增数量分别同比增长.4%、.42%和%。观察人士认为,这表明重庆经济已进入了加速发展通道。以项目发力优化结构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近日,重庆正式公布年市级重点项目清单,名单包含重点建设项目个,总投资超3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亿元,由41个区县和22个市级部门分别牵头推进;重点前期规划研究项目个,总投资约1.4万亿元。据重庆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个项目,数量为历年之最,首次突破个大关,增幅达31.8%。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个、完工项目个,分别同比增长38.2%和8.1%。其次,今年年度计划投资首次突破亿元,同比增长21.4%,年度计划投资、增幅均为历年之最。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电源等类别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增长一倍以上。此外,总投资超50亿元的项目有个,总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有76个。其中,产业优化升级领域总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有15个,同比增加8个,突出以大项目支撑大产业,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比如厦门海辰西南智能制造中心及研发中心项目,总投资亿元,目前项目工程量已完成近30%,建成达产后,将具备50GWh新一代储能锂电池生产能力,产品可用于家用储能、大型工商业、5G基站等领域,为电网提供调峰调频的辅助服务,为输电枢纽提供动态扩容。“三驾马车”中,有效投资正在推动重庆快速健康发展,同时优化产业结构,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渐浮出水面。金融康健,源头活水一个地区的经济健康发展与其金融环境密切相关,当前,重庆金融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重庆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去年末,重庆拥有各类金融机构家,资产规模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金融业贡献税收亿元,占全市比重15.1%,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重庆金融业的活力,可以从刚刚闭幕的中新金融峰会上得到佐证。在此次峰会上,重庆地方法人银行联合了56家政策性银行、中外资商业银行在渝机构共同发起组建金联体,并组织陆海新通道沿线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形成了“中资+外资、政策性+商业性、全国性+地方性、本地+异地”的多层次机构体系,共同搭建平台,助力经济发展。在项目合作上也“斩获颇丰”,共签约项目90个、合同金额亿元,项目主要聚焦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等重大战略。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金融功能的有效发挥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在峰会分论坛的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专题会上,重庆银行董事长林军告诉记者,作为一家西部地区的地方法人银行,创新已融入重庆银行的基因。从“龙虾三吃”到成为西部地区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再到如今的全球首批铁路运单融资,近3年来,重庆银行实施数字化项目多个,落地全国首款陆海新通道纯线上信用产品“通道e融”,中西部银行中首家直联外管局跨境金融平台、首家推出数字普惠信用贷款产品“好企贷”。全国银行中唯一连续3轮入选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累计服务中新金融合作项目超90亿元,投资通道沿线外债项目超11亿美元,通道沿线产业、基建贷款余额超亿元。林军说,重庆银行业将续写更多“无中生有”的突破,以自身所能服务国家战略所需。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qingshibao.com/sbnr/1549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