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时报_时报历史 > 时报广告 > 大家风范当代人物画邀请展杜滋龄

大家风范当代人物画邀请展杜滋龄

发布时间:2017-2-17 1:17:52   点击数:

大家风范·当代人物画邀请展

指导单位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广东省中国画学会

承办单位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广州鲁逸文化传媒

协办单位

安徽美术出版社、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当代岭南艺术中心

策展团队

许晓生、周建平、林润鸿、詹伟杰、林少伟、徐辉龙、周鸣鹤、陶美坚、梁慧娴、罗炤娟

参展艺术家

刘国辉、杜滋龄、陈政明、林墉、王涛、陈振国、郭全忠、王西京

媒体支持

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南方电视台、重庆电视台、《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中国文化报》《信息时报》《新快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广东美术报》《广东科技报》《当代岭南书画报》、雅昌艺术网、人民艺术网、网易·艺术频道、腾讯·大粤艺术网、新浪收藏、搜狐资讯、凤凰资讯、华龙网、大洋网、奥一网、当代艺术网、永和在线、搜艺搜、当代岭南艺术网、《水墨中国》杂志、《当代岭南》杂志、《大家》杂志、《艺术报道》杂志

展览时间

年1月3日—1月12日

展览地点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展览论坛

年1月3日下午2:30~5:40

开幕时间

年1月3日上午10:30

开幕地点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一楼广场

杜滋龄DuZiling

年生,天津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师从叶浅予,李震坚先生。曾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系主任,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理事。现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画语录:

自幼磨墨礼纸,仰慕书画。至今,从艺五十载,得五师教诲。少年时,孙庆和先生启蒙伊始,承蒙马达先生携领步入艺术大门之栏。素描、速写为吾崇尚。后经恩师郭钧先生提携引路,对美术创作领悟点滴。19岁又拜叶浅予先生为师。38岁时考入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得导师李震坚教授传授。忆艺道之上,得五位先生的偏爱,也算是幸运之徒。

吾记取诸多先生的论艺之语,始终以自然为师,对民族艺术一往情深。世间万物,惟艺为重。尊受尊规,夏练三伏,冬训三九。“笔笔墨墨,墨墨笔笔,笔中有墨,墨中有笔”,只吟其经。画成一刻,心花怒放,不到数刻,又成废篇,亦成憾事。反复之中,略有进步。

“六十始悟造化魂”,艺道之艰,净心相对,似潺潺流水,点点滴滴,流入心间。惟望与同道同进,完成事业。

为现代水墨人物画自豪

——读杜滋龄的作品

邵大箴

翻开即将付梓的《行者无疆——杜滋龄作品集》,心中油然产生对我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种自豪感。在这个领域辛勤耕耘了数十年的杜滋龄,是我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水墨人物画家之一,他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在许多方面和20世纪以来前辈和同辈杰出艺术家有相同之处,但在题材内容和形式语言上却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作品有独特的个性面貌。

有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现代人物画坚持的写实方法和传达的现实主义精神,与西方现代艺术背向而行,因而缺乏现代性,是陈旧的绘画形式。另外一种意见则认为,由于它借鉴和吸收西法以充实中国画人物画的表现手法,导致了人物画笔墨传统的失落,由此,现代写实的中国人物画“西化了”,缺少民族精神。

综观20世纪世界艺坛,不能不承认西方的现代艺术独占鳌头,影响很大,它的出现与西方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文化背景、与西方现代哲学、与人们现代的生存环境和新的审美追求,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它的产生与存在有其不可避免的必然性。但是,这并不意味西方式的现代主义应该一统天下,包括现实主义在内的传统艺术形态都应该束之高阁,再无生存价值。事实上,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在各个民族和地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能不受到特定民族和地域历史文化以及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不能脱离社会对艺术的需求和大众审美习惯。将一种艺术模式强加于各个不同民族和地域,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的“中和”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决定了艺术在渐变中发展,不求急剧的变革,坚持对传统推陈出新的原则,而不是用颠覆传统的方式求新求异。

在20世纪西学东渐、西方写实绘画进入国门时,我国文化先驱们智慧地采取了有分析地接纳和借鉴的态度,主张在尊重、维护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中西合壁、交融或结合的创造。对近现代中国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影响最大的徐悲鸿、林风眠等,都积极提倡中西合壁的方针。徐悲鸿在五四运动期间发表的《中国画改良论》明确指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林风眠把融合中西当作美术运动的目标,他为杭州艺专拟定的标语是:“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刘海粟主张:“一面尽力发掘我国艺术史也属固有之宝藏,一面尽量吸收外来之新艺术,所以旋转历史之机运,冀将来拓一新局面”。众多人物、山水、花鸟画家,均不同程度地从西画中吸收养分,为中国画表现语言增添了新元素。在中西融合或中西合壁的大潮中,具有现实主义品格的人物画成果卓越,涌现了几代杰出艺术家:徐悲鸿、蒋兆和、叶浅予、黄胄、杨之光、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刘文西、卢沉、周思聪、刘国辉、吴山明以及本文论述的杜滋龄等,以及比他更年轻的一代。这是一支阵容可观的新老艺术家群,他们用笔墨在宣纸上描绘历史和现代人物,创造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大画廊。我国现代人物画呈现出生气勃勃的局面,不仅一改长期以来国画领域人物画的颓势,而且以其新的题材内容和以线为主要语言的表现形式在世界艺坛独树一帜。

牧场之冬cm×cm纸本水墨年

版纳晨曦cm×cm纸本水墨年

帕米尔风情97cm×cm纸本水墨年

羊年品羊cm×cm纸本水墨年

帕米尔风情96cm×cm纸本水墨年

杜滋龄之所以执着于写实手法和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水墨人物画,因为他有用水墨语言使人物画发扬光大的坚定信念。出生于年的他,自幼有绘画天赋,虽没有进过美术学院本科深造,但靠勤奋自学成材,被破格吸收进专业单位。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杜滋龄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做编辑工作,由于勤奋地强化造型与笔墨基本功,绘画水平大有长进,在连环画和文学插图领域做出成绩,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并受到叶浅予先生的看重,悉心给予指导。年至年,杜滋龄就学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从师于叶浅予、李震坚等先生,学识与视野、功力与修养,均有很大提高。学业结束后,已经跻入画坛的杜滋龄,又长期担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总编辑,后又在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任教授和系主任,一面从事繁重的美术编辑和教学工作,一面在绘事上做创新探索,取得丰硕成果。

杜滋龄是一位多面手,他创作了一些古代革命家和文艺界名人的肖像,也钟情于古代名士肖像和文学插图,如描绘苏轼形象及其诗意画,为老舍先生《骆驼祥子》创作的插图。但描绘现代各民族人物形象,构成他艺术创作的主体,也是他主要的艺术贡献所在。

扎根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的资源,进行人物写生是杜滋龄认定的须臾不可离开的基本功。他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内陆海域,尤其醉心于西域边陲,对这块辽阔士地、雪域世界上勤劳朴实的人民和自然风貌,怀有浓厚的兴趣和感情。他深入到藏、蒙古、回、傣、朝鲜族、苗、布依、塔吉克、维吾尔、哈萨克、克尔克孜、彝、壮、侗、瑶、哈尼等民族中间深入生活,创作了不少以人物感情真挚和笔墨语言的浑厚而灵动的作品。

杜滋龄的坚实造型能力是通过大量写生和观摩中外经典作品获得的。受叶浅予、黄胄艺术的启发,他特别注意速写技巧的提高,反复练习,提高心、眼、手配合的敏锐观察力和迅捷准确的描写能力,训练对客观物象的记忆力和黙写能力。读他大量普通人物的写生,可以明显感觉到,他都在对人物的认识和理解之后,专注于他们的精神世界,努力以形写神,求形神兼备,表现他们丰富的感情。他笔下都是有个性和有生命活力,使人感到亲切的善良的人。在形象刻画上,他尤其







































早期白癜风怎么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是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qingshibao.com/sbgg/737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