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时报_时报历史 > 时报广告 > 7座人口超大城市,谁最有ldquo含

7座人口超大城市,谁最有ldquo含

发布时间:2022-7-27 15:53:53   点击数:

成都在近期获得国家认可,正式进入中国超大城市行列。

至此,西部地区已有重庆和成都两座城区人口万以上的超大城市。超大城市这一称谓,是对城市发展规模和竞争力的一种认可,相关城市也可以依此获得国家更好的政策红利支持。

住建部对于城市人口的认定标准,是城区人口。城区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公共服务供给率降低与城市管理难度增长的挑战。如果在城区人口增长的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加剧,并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今天,海纳财经将从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人口城镇化率与人均收入、收入房价比四个角度,对7座人口超大城市的“含金量”作分析。

一,人口老龄化

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称,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现有超大城市7个: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其中,成都是首次晋级超大城市。

7座城市中,男女性别比最不均衡的是深圳,达到.43,而成都和重庆则相对平衡,这与城市不同的产业结构有关。但男女比例失调也会引发如延迟婚育等问题发生,对城市而言并非有益。

在老龄化人口方面,有3座城市的比例超过20%,分别是上海、重庆和天津。近10年来,重庆的老年人口规模明显增加。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04万人,比年增加.60万人,增长39.5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6万人,增加.21万人,增长61.87%。

人口老龄化使得劳动力供给数量减少,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压力增加;对于城市而言,也应该加快构建一个全龄包容、多元共享、智能创新的老龄社会。

海纳财经注意到,在9月23日召开的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作座谈会上,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大都市。

其中,对人文现代化大都市的表述是: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培育现代时尚气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营造宜居宜业宜游良好环境,让城市充满人情味,让市民更有幸福感。

而在8月底履新成都市市委书记的施小琳,对于社会管理也有非常深入的研究。海纳财经相信她主政成都,也会在该市迈入超大城市、面临人口增长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上有更好的作为。

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城市

上半年GDP(亿元)

GDP增速(%)

GDP两年平均增速(%)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

两年平均增速(%)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

两年平均增速(%)

上海

2.53

12.7

4.8

17.3

3.8

11.3

5.2

北京

13.4

4.8

32.5

12.7

10.1

3.3

深圳

.47

9.7

4.8

8.3

2.9

10.5

6.0

广州

.89

13.7

5.2

16.3

4

12.8

5.8

重庆

.41

12.8

6.6

13.2

6.9

12.9

6.5

成都

.72

13.1

6.7

11.2

6.5

14.2

6.8

天津

.25

11.4

3.5

16.2

——

9.2

——

以年上半年的GDP和三次产业发展情况看,7座超大城市中,仅成都和天津的GDP规模未突破万亿元。上海是唯一突破两万元的城市。

GDP增速上,仅深圳低于10%的增速,而天津的两年平均增速大幅落后于其他6座城市。

第二产业发展上,北京受疫苗生产带来的推动,使得第二产业的发展迅速,32.5%的增速远高于其他城市,深圳的制造业则在上半年有所失速,仅有8.3%的增长。

而在两年平均上,深圳也仅有2.9%的增速。重庆工业表现较好,在汽车工业出现反转的背景下,重庆工业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也顺利走出低谷。第三产业方面,天津是唯一低于10%增速的城市,成都达到14.2%,成为7城的榜首。

城市

进入GDP万亿俱乐部成员时间(年)

上海

北京

广州

深圳

天津

重庆

成都

就这些城市迈入万亿GDP的时间看,7座城市中,上海在年的GDP就突破万亿,而成都在8年后才达到这一目标。如今,万亿GDP城市已经有23座,在7座超大城市中,仅天津的GDP总量未进入前10。西部的双雄——重庆和成都保持稳定增长势头,重庆在努力向广州的地位发起挑战,而成都则在努力缩小与苏州的差距。

三,人口城镇化率与人均收入

城市

年城镇化率(%)

上海

88.30

北京

86.60

深圳

99.52

广州

86.46

重庆

66.80

成都

74.41

天津

83.84

以年的数据为例,深圳几乎达到完全城镇化水平。重庆则受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的客观发展因素限制,人口城镇化率在7座城市中最低。

地区

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元)

增速

深圳

.4

.86

93%

上海

%

广州

%

北京

.5

%

天津

%

成都

.5

%

重庆

%

我们比较了年-年的居民收入与增速情况。重庆的人均收入水平仍然较低,且将年与年的数据对比,增速在7座城市中并不太高。一个现实情况是,如果仅比较重庆主城区,则其收入与增速在全国城市中是有优势的,但一旦平均下来,重庆就颇受委屈。

四,房价收入比

城市

年房价收入比

上海

26.2

北京

23.8

深圳

39.8

广州

16.7

重庆

9.6

成都

10.1

天津

12.8

房价收入比是指家庭住房总价与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在这一方面,重庆的优势非常明显,房价收入比仅9.6,而深圳达到了39.8。

《深圳改革创新丛书》显示,年以来,深圳人才购房数量呈先增后降趋势,整体反映人才购房比重较低。调查还显示,有75%的科技人才出于房价考虑离开深圳。

这表明在7座超大城市中,重庆的房价收入比是最友好的,尽管相对较低的房价不利于家庭财富的增长,但从城市发展、人才引进的角度考虑,把房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是推动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重庆由人口超大规模城市,向人才超大规模城市迈进的关键一步。

学习时报头版唐良智深度文章,透露重庆新发展脉络

观政

履新半月,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去了哪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qingshibao.com/sbgg/1516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