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时报_时报历史 > 时报特点 > 看不懂?别着急

看不懂?别着急

发布时间:2016-3-18 10:59:41   点击数:

柏林墙和长城砖组成的“杂物山水”

提到以“山水”为主题的展览,你首先会想要怎样的艺术作品?传统的中国水墨画、绚丽的西方风景画……如果你还觉得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表现山水这个主题,那快来看看这个展览吧,绝对刷新你的“三观”昨日下午,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山水社会·测绘未来——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国内巡展重庆站》在重庆美术馆开幕,这是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在国内巡展的首站展览,重庆的观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高大上的艺术作品,展览将持续到4月10日结束,全程免费对观众开放在重庆的巡展结束后,展览还将到北京、上海等城市展出

“这确实是一个会议现场,是我们去年在威尼斯举办的一个研讨会,会议结束以后,我们就用重庆时报广告蜡封上了那个会议现场”到了展览地点才临时创作,这样的艺术家也真够任性,“其实我们先是有了这样的想法,然后到了威尼斯就实现了,当时我们用了1000斤的蜡,花了三四天的时间,才把所有的作品滴上了蜡”

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策展人王纯杰介绍,“山水社会·测绘未来”这个平行展是去年威尼斯双年展的官方平行展之一,所有在意大利威尼斯展出的作品这次都来到了重庆,参展的13位艺术家每人有一组作品参展,重庆的观众是最先在国内看到去年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作品的“提到‘山水’这个主题,很多人想到的都是世外桃源般的山水之境,但其实‘山水’也代表了一种探索、寻找自然美景的精神”王纯杰说道:“参展的既有艺术家也有建筑师,甚至还有房地产老重庆时报爱达app板,我们就是要和他们一起探索山水与社会,而展览的作品包括了影像、摄影、水墨、装置、文献等不同形式,由‘桃源历史之境’、‘蜕变现实之境’及‘山水社会未来之境’三板块构成”

《山水会议·喝茶闻香》 作者:阳江组

如果说前面的作品你还能用眼睛去寻找山水的痕迹,那接下来这组作品,你就只能用耳朵去听了韩国艺术家李梅利的作品《诗歌传播》由50个小音响组成,每个音响都在发出不同的声音,另一面墙上则在播放着视频

《诗歌传播》 作者:李梅利

这件名叫《没完》的装置是袁顺的作品,为了完成布展,袁顺专程从德国柏林来到了重庆“上面这46件物件,都是我花了三年的时间,在北京和德国收集到的”袁顺指着玻璃板上的物件给记者介绍道:“这块砖是重庆时报招聘长城的墙砖,这块碎片是柏林墙,这个瓶子是宋瓷,还有铜锁、小孩的玩具等等”袁顺说,这些物件的摆放有讲究,“所以布展只能我自己亲自来”铁架子下面的山水造型是用石英砂雕刻出来的,在袁顺看来,上下两层不同的造型有着真实与虚幻、具体与抽象的对比,“这其实是一种没有逻辑、没有地理限制的个人山水景观”

在陈载言他们看来,山水给人的感觉是梦幻的,所以他们用了代表干净、纯洁的白色蜡“作品看似和山水没有直接关系,但开会的人讨论的是与山水有关的展览,我们想用作品来讨论山水与人、人与社会的一种关系”

一个长2.5米、宽1.3米的大铁架子被一块玻璃板隔成了两层,玻璃板上摆放着铜锁、玩具、瓷瓶,还有一些形状各异的砖块,下面有一座好像重庆时报电话是砂子堆起来的山展厅中央的这件作品吸引了很多观众关注,要说下面的雕塑有山水的意思,那上面堆放的物品和山水有什么关系?

《没完》 作者:袁顺

李梅利介绍说,这些音响里的声音,是50个不同国家的普通人,在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朗诵着不同的诗歌视频中记录的则是从韩国光州到首尔路上的自然风光“我的作品是想表现国家以及城市发展与社会的关系”李梅利解释道 本报记者 孔令强 摄影 高科

柏林墙的碎片、长城的墙砖、音响中的朗诵声、被蜡凝固的桌椅、北京、台北和重庆等城市的建筑图片……这些看似与山水毫无关系的元素,都被艺术家用来表现他们心中的山水看不懂?别着急,本报记者专门采访到了创作这些作品的艺术家们,看了他们的解读,你再到美重庆时报网络版术馆欣赏这些作品时,也许就会忍不住说“原来还真是这样的”

阳江组是个三位艺术家组成的艺术小组,他们的作品《山水会议·闻香喝茶》看起来与山水好像更没有关系作品确实与题目一样,像是一个会议现场,有桌椅板凳,有茶杯水壶,周围还摆放着绿植,只不过这一切都用蜡固化住了

不同语言朗诵的“诗歌山水”

被蜡固化的“桌椅山水”


预防男性白癜风症状的食品有哪些
医院专家这样诊断白斑是不是为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qingshibao.com/sbtd/96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