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少年宫”——一个动听的名字,它温暖了多少孩子的心,滋润了多少孩子的人文素养,锻炼了多少孩子全面发展。它给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提供了一片快乐的学习生活天地。
重庆时报记者了解到,从年重庆市首批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启动至今,五年过去,重庆市建成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今年将再增加2所。
五年来乡村学校少年宫茁壮成长9月22日,重庆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年培训考评工作会议在九龙坡区西彭园区实验小学举行。此次活动由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由九龙坡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九龙坡区财政局、九龙坡区教育委员会承办。
在开班仪式上,来自西彭园区实验小学校乡村少年宫管乐队的孩子们以一曲轻快的《欢乐颂》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在老师的指挥下,各种乐器被孩子们和谐的搭配在一起,声音悦耳动听,孩子们的表情专注而沉稳,赢得观众阵阵掌声,让你不敢相信他们竟全都是小学生。一曲奏毕,由驿都实验学校带来的川剧表演同样让观众兴趣高涨。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小学生们在脸上用不同色彩绘成各种图案,变身川剧里的行当,再来一个变脸表演,配之以川剧的音乐,让观众仿佛置身大戏院之中。
当天,中央文明办以及市文明办、市财政局、市教委有关领导参加开班仪式并欣赏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孩子们带来的精彩表演。
学校打造多样课堂丰富孩子课余生活开班仪式结束后,各位领导参观了九龙坡区西彭园区实验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学校丰富生动的少年宫活动,给参观的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西彭园区实验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先后开设了23个活动项目,有陶笛、巴乌、卵石画、无土栽培等,活动项目丰富多样。并且这些项目不仅有学生必备的生活技能,还促进了学生动手动脑,实践创新。九龙坡区还有11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也在操场上搭建展台,向参会人员展示该校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特色项目。
孩子兴致勃勃童年充实又有意义唐夏颖是西彭园区实验小学6年级的学生,她在学校少年宫里选择了纸艺课程。“我以前就很喜欢剪纸,不过没有专门学过。”唐夏颖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话不多,于是放学回家,她做完作业看看电视,就睡觉了。她自己形容说“以前的日子,有些无聊。”是学校的少年宫充实了她的课余时间。“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纸艺,跟着老师一起学习纸艺,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回家也不会无聊,还让我会剪更多的花样,现在家里的墙上,贴了很多我的作品,奶奶也经常夸我。”说话时,唐夏颖脸上溢满了愉悦和幸福的表情。
同样是6年级的田梓萱选择女子很少选择的卵石雕刻。“因为家住在离河边很近的地方,经常会去河边捡鹅卵石,但是以前捡了就捡了,可能过两天就不见了。”田梓萱说,现在加入了卵石雕刻课程,去河边捡回家的鹅卵石都有了用途,“我还把我第一个鹅卵石雕刻作品送给了妈妈,妈妈说这是一个有意义的礼物。”
乡村学校的孩子,很多都是留守儿童或者外来务工子女,很少有父母的陪伴,也没有什么机会学习更多的技能。而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不仅给了孩子一个“家”,让他们放学、周末有去处,也让他们学到了更多课本上学不到的实用技能,让他们的童年过得充实又有意义。
重庆时报记者吴云燕cqtimes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里贵阳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