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击↑↑蓝字 12月19日上午,小医院做了伤情鉴定,初步诊断为“额骨骨折”,且疑为脑震荡,将留院观察约一周。
12月19日中午,龙华新区教育管理办公室针对此事件发出《关于爱义学校学生被打事件的情况通报》。通报中称:“涉事双方家长已经达成初步协议,并签订了和解协议书。打人学生及监护人对被打学生进行当面赔礼道歉,并赔付一切医药费用和其他损失。
公安分局、教育局、学校、办事处已在第一时间介入处理。目前已安排心理健康老师对小梁及其家长进行安抚及心理辅导。新区教育局的专项小组也将于19日上午进驻学校,指导学校进一步做好该事件的善后工作。针对打人事件,辖区派出所正在进行调查,我们将根据公安部门调查结果进一步厘清责任,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绝不护短。”
二、法律简析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学校及其合理辐射地域,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
年我国印发两部文件,对校园伤害现象正式“亮剑”。5月9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曾印发《关于开展校园伤害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针对校园伤害暴力现象展开为期9个月的专项治理。11月11日,九部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如何预防及处理校园欺凌?
(一)学校
1、制定并实施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
2、加强师生联系,密切家校沟通,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
3、对发生的欺凌和暴力事件认真核实、准确研判,实施必要的教育、惩戒;
4、持续对当事学生追踪观察和辅导教育。
(二)公安机关
1、在治安情况复杂、问题较多的学校周边设置警务室或治安岗亭,配合学校排查发现学生欺凌和暴力隐患苗头,及时预防处置;
2、加强学生上下学重要时段、学生途经重点路段的巡逻防控和治安盘查;
3、对实施欺凌和暴力情节严重的学生,参与警示教育。
4、与检察院、法院共同依法办理学生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做好相关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诉讼监督、审判和犯罪预防工作。
(三)学生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与同学友好相处,善于观察,有安全防范意识。
2、应对暴力,临危不乱。寻找逃跑机会,见机大声呼救,适当求饶、不逞强;最坏情况下尽力保护身体关键部位,将损害降到最低。
3、及时报告,依法维权。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和证据意识、方法和策略意识。
(四)家长
1、首先教孩子学会尊重与自我保护,树立对于校园欺凌和暴力的正确认识。
2、多给孩子关心与沟通,留意观察可能的警告标志,比如不明原因的伤病,丢失或损坏的衣服等,注意孩子情绪上的变化。
3、孩子受欺凌后,向学校和及当地执法部门反应,积极维权。
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编辑
王慕媛
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于互联网(
新华社重庆时报中国普法法制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研习法律、传递信息、宣传法治,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