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时报_时报历史 > 时报特点 > 午夜摇铃声,是谁在赶路

午夜摇铃声,是谁在赶路

发布时间:2017-5-4 20:05:44   点击数:

题图:赶尸,图片来自网络

深夜,荒郊,万籁俱寂,却有深深浅浅的摇铃声从远处传来……是谁在赶路?真的是那种东西吗?

怪谈故事丨第24辑

午夜摇铃声,是谁在赶路?

终于,远处隐隐传来了铃铛声,那声音很缓慢,很孤单。

……

这里人迹罕至,树木阴森,又是深更半夜,却出现了赶路人,这十分值得怀疑。林子中的鸟也不咳嗽了,屏住呼吸等待。

……

借着夜色,可以看到走在前面的人穿着一件深蓝色道袍,背着一个包,看起来挺沉,那里面应该是食物和水。他一边走一边摇着铃铛。他后面跟着高高矮矮五个人,他们之间相隔六七尺。

前面的人应该是法师,他走路的姿态正常,是后面那几个人在跳。

他们都戴着高筒毡帽,穿着宽大的黑袍子,做工粗糙。看不到他们的脸,因为他们的额头上粘着黄表纸,垂下来,上面画着怪兮兮的符。

一股难闻的腐臭味弥漫开来。

他们双臂平平地伸出去,全身僵硬,像麻雀一样朝前跳着走,一举一动就像同一个人。他们跳得很整齐,很专注,很卖力,很生硬。

这一带有赶尸的古老奇俗,终于出现了!

上文摘自周德东的恐怖小说《谁摸了我一下》,主要就是讲述赶尸人的故事。

赶尸,传说中可以驱动尸体行走的法术,其中以湘西赶尸最为出名。湘西赶尸,是湘西地区苗族的民俗,巫文化的一种,也常常用祝由科(古时治病十三科之一,治病不用药或少用药,由祝由师的意念、符咒产生的气场来治疗疾病)来代指赶尸。赶尸就是让客死异乡的人尾随在赶尸匠身后,由赶尸匠带回家乡入土为安。

1赶尸这一神秘现象是怎么来的呢?1神话起源

民间传闻,几千年前,苗族祖先阿普蚩尤(“阿普”据说是苗语“公公”的意思,但也不排除是部落名或族群姓氏)率兵打仗,战争结束后阿普蚩尤命令阿普军师把战死的兄弟送回家乡。

阿普军师装扮成阿普蚩尤的模样,站在战死的弟兄们的尸首中间,一阵默念咒语、祷告神灵。随后,原本躺在地上的尸体一下子全都站了起来,跟在阿普蚩尤高擎的“符节”后面规规矩矩向南走。这便是赶尸的最早传闻。

2水运起源

清代中期,受到死后“落叶归根”思想的影响,湖南移民客死四川后,尸体都要运送回家乡。尸体在最开始的运送过程中,是走水路的,并不需要“赶”的。但三峡这一段,水流湍急,旋涡暗礁密布,船只往往沉没。古人又迷信,绝不愿意搭载死人走在险江之上,“赶尸”这个职业于是就产生了。

传言抗战期间,重庆打铜街一户人家屋檐下,在门框上还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代办运尸还湘”。

3刑法起源

清朝有”秋决“的惯例,各州府县衙门每年秋分时节都会奉刑部的批文处决牢中死囚。就是常说的“秋后问斩”。本地的死囚处决后自有其家属收尸埋葬,而客籍死囚被处决后的尸体则需运送回故里。通常一具尸首需要请四人抬运,花费较大,请赶尸匠赶尸返乡则相对费用少,并且可以保证中途不腐不臭。

2赶尸需要什么特殊的准备吗?

赶尸开始时,准备好的赶尸匠念动咒语,其助手将辰砂(最好的朱砂)置于死者的脑门心、背膛心、胸膛心窝、左右手板心、脚掌心等七处,每处以一道神符压住,然后用五色布条绑紧。相传,此七处是七魄出入之所,以辰砂神符封住就可留住死者的七魄。

之后,还要将一些辰砂塞入死者的耳、鼻、口中,再以辰州符堵紧。相传,耳、鼻、口乃三魂出入之所,这样做可将其留在死者体内。

辰州符,流行于古代辰州地区——今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一带的一种符咒,又称“灵符”、“神符”、“桃符”,是一种威力巨大的固定法术。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最后,还要在死者颈项上敷满辰砂并贴上神符,用五色布条扎紧;再给死者戴上粽叶斗笠(封面而戴)。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待赶尸匠念毕咒语,大喝一声“起!”,客籍死尸便会应声而立……

辰砂(即朱砂)的原矿石,图片来自网络

加工后用于赶尸的辰砂(即朱砂),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读者可能会有个疑问:要是那些病死的或者或者出意外死的又该怎么办呢?

其实,赶尸匠赶尸也有选择,不是所有尸体他们都会赶。

3湘西赶尸有“三赶、三不赶”之说。

三赶:被砍头、受绞刑死、站笼死可赶

三不赶:病死、投河上吊、雷打火烧肢体不全者不赶

站笼,盛行于清代的一种酷刑,犯人的脖子卡在笼子上端,脚下垫砖块,通过抽走砖块把犯人吊死。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那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凡是“三赶”者都不是自愿死的,甚至有些死的冤枉,他们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就可以让赶尸匠带回家乡;而“三不赶”者,病死的亡魂已经被勾到阎王爷那里,不能再回来;投河上吊的可能是做“替死鬼”去了,不能影响他们“交接”;而最后一种则往往是罪孽深重,而且很有可能体无完肤,无法赶回家乡。

4那要成为赶尸匠有哪些条件呢?1年满16岁2身高1.7米以上3胆子大4相貌要丑陋一些

最后一条小编猜测,是不是长得太眉清目秀就吓不住这些被赶之“人”呢?

赶尸匠昼伏夜出,往往选择最偏僻安静、了无人烟的地方走。他们晚上赶路,到天蒙蒙亮前就到“死尸旅店”中投宿,天黑后才又继续赶路。“死尸旅店”大门常年大开,门板后面就是死尸停留之处。

5是否真的存在神秘诡异的赶尸法术呢?

关于赶尸的真相,一直以来,猜测多种多样,有的听上去匪夷所思,有的却似乎确认其实。比如有人说,是赶尸匠在尸体上涂上了特有的毒药,使尸体动了起来;有人则说,因为古人袖袍宽大,所以在尸体袖子里穿上竹竿,然后抬着走;更有甚者,说把尸体分成几块带走,由活人在后面装死尸……

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猜测困扰着大家。小编找到了个人觉得比较靠谱的几个说法,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背尸说

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赶尸匠将整具尸体背在身上;其二是分尸后背尸块。

后一种方法中,赶尸匠找人将尸体分尸,然后在尸块上喷特制药水,防止尸体腐烂。一个人背上尸块,套在既长且大的黑袍里,头戴大草帽,将整个头部遮盖无余,连面部的轮廓也无法看清。另一个人扮成赶尸匠在前面扔黄纸,摇铃铛,给背尸人指引方向。两人还故意造出恐怖气氛使人不敢与之接近,如果路途遥远两人的角色就一日一换。

背尸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2竹竿说

赶尸匠用竹竿穿过死者大袖寿衣的腋下,将尸体排在一起,前后两名运尸匠便可抬竹子运尸。尸体的双臂被绑在竹子上,宽大袖袍使得竹子可以被遮住;而竹子的韧性使得前进时会上下晃动,带动尸体同样上下晃动,远看就像尸体蹦跳前进。

竹竿法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3磁铁说

赶尸匠利用磁铁“同性相斥”的原理(如下图所示),用两块磁铁“推动”死尸前行。具体的操作方法,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信息时报》的《“赶尸匠”后人:湘西赶尸靠磁铁》一文,进行了解。

6赶尸路上尸体如何防腐?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没有冰棺,没有福尔马林,怎么能保证尸体不腐烂,能够顺利的被赶回家乡入土为安呢?

苗族的苗医苗药自古有名,在湘西的崇山峻岭生长着很多特殊的草药。当地人利用这些草药来防腐,使得尸体被完整保存下来。

说到这里,各位看官是否有了自己的答案了呢?我们在这里进行一个小小的投票,你认为哪种方法才是神秘赶尸的真相呢?

小投票

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赶尸

百度百科:湘西赶尸

百度百科:湘西赶尸匠

信息时报:“赶尸匠”后人:湘西赶尸靠磁铁

湖南在线

本文开头故事节选自周德东《谁摸了我一下》

本期编辑团

主稿:菩提、喵喵酱;校对:笑言、彦阅;审编:望月

[怪谈故事]往期回顾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哪家便宜
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qingshibao.com/sbtd/833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