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上方蓝字“诗刊社”,一起玩耍吧^-^
于是哭起来
杨庆祥
于是很多人哭起来
很多人很多人
很多人哭我们的爱
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要爱
有泪的人真美啊
我有时真想大哭一场
然后心如磐石
把眼泪给了该给的人
就可以死了
杨庆祥,男,年生。文学博士,居北京,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80后,怎么办》《分裂的想象》等著作多部。曾获中国年度青年批评家奖(年)、第十届上海文学奖(年)、第三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年)、首届《人民文学》诗歌奖(年)等奖项若干。
大暑
袁绍珊
今夜,是最冷的一个夏夜
我只能烧水、擀面
待你回来,再添两颗鱼丸
在这样一个停电的夏夜,亲爱的
该为你准备什么音乐?
我哼着小调,世界彷佛是暂停了
孩儿已闭目睡下,一丝唾沫挂着
像我总挂着你的名字在嘴边
春节和你一同离开的时候
我却只能用锄头
埋下沉默的土豆
在这大暑时节,比你更快抵达家门的
竟是生活多年来的欠薪
我是否应收下这邪恶的白银?
而我在蒸汽的迷雾中只想到你
想你在水凉的旅程中
是否有广播服务?遇上马贼掏刀?
有没有盛热水的难度?
今夜,是这样一个停电的冷夜
雪像面粉撒满全国铁路
想必有人也正烹着小鲜
和铁的真相,用一个延绵千里的微波炉
袁绍珊,诗人、作家,生于澳门,《中西诗歌》副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及艺术系学士、多伦多大学东亚系及亚太研究项目硕士。曾获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诗歌奖”“澳门文学奖”“《华文文学》学术新人奖”“美国亨利鲁斯基金会中文诗歌创作与翻译奖”等奖项,并获美国佛蒙特创作中心邀请担任驻村创作诗人。为台湾《联合报》及《中国时报》、香港点心网、《澳门日报》等媒体撰写专栏,个人诗集包括:《太平盛世的形上流亡》《Wonderland》《这里》《裸体野餐》《流民之歌》。
我们都是孤独的刀子
宋尚纬
我们都是孤独的刀子
如果不继续伤害些甚么的话
就无法再活下去了吧
有的时候只是想成为持刀的一方
决定将刀刃收归入鞘
不将尖刺对向他人
你知道我们是悲剧的动物
喜欢谎言,伤害自己或自己
以外的所有人都留下干枯的疤
学习面对自己尖利的部分
制造一些必要的缺口
才能够面对他人的笑容
我知道我愿意握着刀刃
为他流下眼泪因为我理解他
不伤害自己的话就不知道怎么活着
而我们不过只是孤独的
孤独又孤独以为全世界只有自己
存在于孤独里的一把孤独的刀
宋尚纬,年生,台湾东华大学华文文学所创作组硕士,创世纪诗社同仁,著有诗集《轮回手札》《共生》。曾获第二届杨牧诗奖、全国学生文学奖、第四届台积电青年学生文学奖新诗优胜、中兴湖文学奖首奖、X19全球华文诗奖等。作品入选中国诗歌年鉴、年度台湾诗选、台湾诗选、乾坤诗刊15周年诗选。
废墟之上
白月
我爱这旧址比新居更甚
我爱乱草的折腰比白云的高挑更甚
我爱玻璃碎片比海平面更甚
我爱这深深嵌进脚印的淤泥比花岗岩更甚
我爱上了欲说还休的窗户
蜘蛛终于有恃无恐
我爱朽木回归尘埃的义无反顾。看见蚂蚁
我不再心慌
劳动者在哪里都是劳动者
我的观察还可以再低下去
我爱这些瓦砾下的虫子
心是放大镜,我看见它们大过了我
但天还是由我顶着
我爱这赤裸的双足,踏在红砖上
火焰抚摸着脚心,我爱这冰冷的红
我爱这彻底的冷漠和放弃
再也没有重建的可能
国有圆明园,我有无名的废墟
白月,现居重庆,写诗,画画。年获第八届台湾薛林青年怀乡诗歌奖、重庆第四届巴蜀青年文学奖。年参加全国青年作家创作委员会会议。著有诗集《白色》《天真》《废墟之上》。
《天地同辉》胡家新摄
《中川古村落》胡家新摄
《初溪土楼群》胡家新摄
你是我的苦思冥想
江汀
你是我的苦思冥想。
在那座小城,我常游荡在郊外,
每日路过一片阴郁的沼泽。
那就是我的经验,它阴沉地闪着光。
十二月,雷声已经在漂浮,
我顺着草场向前走。
那些圆形的树叶,好像某种脚印,
某种动物从那儿攀爬上天空。
雨点代替它们返回,仿佛交换职责。
你就站在那里,如站在厅堂之上。
你谛听呼吸的声音,
它那么微弱,但没有止息。
它时时刻刻在塌陷,
但是,你向我伸出手。
我谨慎而安然,像得到导师的牵引。
在另一个地方,你对我将不再神秘。
在那儿,时间,像融化的冰块
突然变得柔顺。
在公路的边缘,我停下,
搭乘遇见的第一辆公共汽车。
我在那儿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江汀,安徽望江人,年生。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现居北京,从事出版工作。参与发起北京青年诗会,著有诗集《明亮的字码盘》《来自邻人的光》。
往开阔地去
李其文
往开阔地去,浅草依依的坡地上
开满鲜花。春天像土地般肥沃
这些自由的身体,在风里打滚,在奔跑
它们永远不会陷入
被时间挖出的水塘中
我必须趁着蝴蝶还没到来
带上被褥,谷物,和被生活困住的身体
在水塘边安营扎寨
我要与那些美丽的花朵为伍
与几株青草,躺在辽阔的季节里
看着天上的云朵,慢慢地变化
然后再像一只颜色鲜艳的蝴蝶
对一朵花,说出内心的话——
即使我是多么的爱你,但我终将离去
李其文,男,年出生,黎族,海南省陵水县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诗歌学会理事。作品见于《诗刊》《民族文学》《现代青年》等刊物。并入选《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作品选集?黎族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年度选?小说卷》等选本。
霜降尘世
天岚
这些霜,一定是慢慢结的
一夜的时光,被拉长,再拉长
分秒间有了更小的间隙
唐突的事都有了铺陈
瞧这大地上纱幔一样的凄美
初冬的天,雾霾下
华北平原仿佛一夜间清场
庄稼的头颅已经归仓
身躯已化作青烟
还有什么不容理解
寒流打在咳喘者的后背
拾荒人点燃了火堆
匆忙的人世,来者皆是过客
从石家庄到北京的高铁上
我看见了大地如纸
看见了纸上的霜,已蔓延到村口
爬上了谁家的屋檐
我看见了人间烟火
矮矮的村庄,晨烟弥散
村外的坟丘和草叶
在机械声的围剿下如履薄冰
我祝福又一次醒来的人
当你们再一次看见日头高升
我祝福那些屈身劳作
却已被泥土翻耕了的人
天岚,河北文学院签约作家。本名刘秀峰,年生于河北宣化。出版诗集《纸上虚言》《霜降尘世》。作品见于《诗刊》《诗选刊》《青年文学》《北京文学》等刊物。
在乡下,神是朴素的
张二棍
在我的乡下,神仙们坐在穷人的
堂屋里,接受了粗茶淡饭。有年冬天
他们围在清冷的香案上,分食着几瓣烤红薯
而我小脚的祖母,不管他们是否乐意
就端来一盆清水,擦洗每一张瓷质的脸
然后,又为我揩净乌黑的唇角
——呃,他们像是一群比我更小
更木讷的孩子,不懂得喊甜
也不懂喊冷。在乡下
神,如此朴素
张二棍,男,生于82年深秋,长于晋北,义务教育文凭,现为某地质队职工,常年游走山野,写诗,喝酒,独乐乐。
祁连山
武强华
雪,白过它自己的骨头了
白得整座山看起来只有骨头
没有肉。肉藏在野牦牛的身上
它秘密地穿过山谷时,站在山坡上的那个人
嗅到了山的香味。据说
他三岁时就嗅到过同样的味道
现在他十七岁,像豹子一样
已经不能再等了
武强华,女,甘肃张掖人。有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等刊物,曾参加《人民文学》第三届“新浪潮”诗会,获人民文学·青年作家年度表现奖、诗刊社年度“发现”新锐奖。
耳朵的命运
秋水
一只耳朵与另一只耳朵
分隔两地,左耳进右耳出便很可能
是一种生存态度
现在,我的一只耳朵还奔腾着涛涛江水
另一只载满一火车的哭声和抱怨
下一刻,它们将跟随我抵达赤色土地
听人讲一个茶园的身世和一片山水的枯荣
她们草色的肌肤会否被
蒙尘或割破
与上山的路一样令人头痛
鞋底的泥土是个台阶的期盼
在山顶,脚下的石头压低声音
和着风发出喘息
“千年沉寂正在被苏醒……”
它无力拒绝
如我的耳朵:一只接纳赞美
一只偷偷哀鸣
秋水,原名钱如兰。福建省作协会员,诗歌、评论、散文作品散见《星星》《诗林》《诗潮》等刊物。诗歌、散文作品入选《中国年度散文》《年中国诗歌精选》《中国诗歌排行榜》等选本。诗作获第二届“福州市茉莉花文艺奖”等奖项。
一年
林宗龙
我离家许久,一月像鸟儿,二月像火车。
三月,我找不着北,在城市乱窜,
等邮差的消息,在酒吧,喝烈酒,跳艳舞。
四月,我迷失在字典里,
X是希望,Y是绝望,XY组合一起就是时间。
五月,我在时间里,偿还高脚杯,
把良心当游戏,练习爬墙,漂泊如浮萍。
六月啊,我怀疑,六月不存在,
老街的白玉兰,不再开放。
七月,我终于找回六月,找回高索桥,
投在城市边缘的影子。阳光炽烈,
像亡魂在歌唱。我唱到了八月,唱到精疲力竭,
唱到天黑,江边坐着钓鱼翁。他钓走了九月,
鱼饵诱人,美人薄命,我摇着船橹,
来到十月。十月是送葬人的节日,他们举着火把,
搬起巨大的石头,相互撒谎。
他们说,十一月是逆转的钟,马上就到。
我等到英雄迟暮,蛛网结上了房梁,
等来十二月的白雪,纷纷扬扬。
林宗龙,80后,生于福建福清。福建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诗刊》《人民文学》《星星》等刊物,曾获首届“光华诗歌奖”。
衍香楼苏建强摄
《龙腾盛世》胡家新摄
亲爱的,我疼
赵亚东
一千只蚂蚁在骨头里
一万束风,在皮肤和骨头之间
他们相互配合,左冲右突
亲爱的,我的身体是一个战场
但是除了疼痛,那些恩怨与我无关
亲爱的,我疼
冰扎进树木,寒流寄居在眼窝
如果我可以哭出声音,亲爱的
你就让我哭吧,因为
冬天已住进我的身体
除了疼痛,那些时光与我无关
亲爱的,我疼
褪化的膝关节,增生的颈椎
三十六年积攒的顽疾
亲爱的,如果你厌烦
你就一脚踢开吧,因为
除了疼痛,那些爱恨与我无关
亲爱的,我疼
疼你,急匆匆翻开的书
疼你慌乱中忘记梳理的头发,还有
我发病时,你放在我胸口的手
亲爱的,我疼
如果这时我要你爱我
用徒手劈开石头
用额头顶住下坠的星群
那你就爱吧,因为
亲爱的,我真的好疼
赵亚东,生于年,黑龙江省拜泉人。20世纪末开始写诗,作品载于《人民日报》《诗刊》《人民文学》等报刊。作品入选《中国诗典》《中国最佳诗歌》等年选及典籍,并多次获《诗刊》《人民文学》等诗歌征文奖。现居哈尔滨,任职于黑龙江画报社。
避雨的人
茱萸
他们互相望了望,医院的
玻璃廊檐下,听匆忙的脚步。
裂开的乌云带来白昼的消息,
闪电端着上帝的盆子,往地面
倾泻恩典与光束。
一辆货车驰过,面孔和雨披交替
出现在这幅画面的角落。
伞撑开潮湿的初秋,不断有身影
投向雨幕,不断有风刮过。
额上的水珠,滑入新来者的沉默。
都是已经上岸的赶路者,
太阳一照,谁还记得水的痕迹?
在这样的晴天,你要走向避雨的人,
成为那群人中最新鲜的一个。
茱萸,本名朱钦运,生于年,籍贯江西赣县。诗人,兼事批评与随笔写作。哲学博士,同济大学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为日本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科访问学者。出版有诗集《仪式的焦唇》(),学术随笔集《浆果与流转之诗》(),编选集《同济十年诗选》()等。有诗作被译为英文、法文、日文于海外刊行。作品入选《中国新诗百年大典》《二十一世纪中国新文学大系:-》等重要选集。曾获《人民文学》青年作家年度表现奖、《星星诗刊》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北京大学未名诗歌奖等文学奖项。
思华年
钱利娜
山峦之上,落日举行盛宴
在受宠的嘴唇与天鹅的哀鸣之间
她对一切的渴望逐渐逝去
那往昔,夜鸟啄着他未知的情欲
多变的戏法像旧螺旋桨
旋转着她受惊的日子
他是一尾鱼
扑腾于她胸中的池塘
打碎万千星光
他以此搜索着疗伤的地图
他是孤独的锦瑟
弹奏她灵魂里拧小了的火
让隐藏的事物一一显现
那往昔,他指上的一根根弦
像折断的麦秸
她躺在田野上,爱得一望无际
钱利娜,年出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作协会员。出版有诗集《离开》《我的丝竹是疼痛》《胡不归》,长篇非虚构作品《一个都不放弃》。获首届人民文学新人奖、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优秀作品奖、首届於梨华文学奖优秀作品奖。作品见于《诗刊》《人民文学》《十月》《星星》《上海文学》等刊,并入选各类年度选本。
承启楼内景土楼王外景
岩太土楼
伶仃洋叹歌之:空了
黎启天
空了
地下空了
抽不出绿叶
冬天,空空的库房
空了
光芒空了
爬满铁锈的剑
空有一腔热血
空了
躯体空了
空空的螺壳
谁来吹响
空了
满头的黑发
空成了白发
丢失的部分
空了
夜晚,熄灭的灯盏
世界空了
空了
酒瓶空了,衬衫空了
脚趾甲空了,思念空了
回忆空空
名字也空了
空了
黑洞洞的眼眶
目空一切
黎启天,男,70后。籍贯广东信宜,现居东莞厚街。东莞市文联签约作家。有作品在《诗刊》《人民文学》《星星》等刊物发表,并入选《中国年度最佳诗歌》等各种选本,获多个诗歌奖;出版有诗集《你刮了胡子就跟我一样年轻》,曾创办“单相思”诗歌网论坛。
白癜风危害著名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