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过去的国庆长假,本该一家团聚享受欢乐时光的大好机会,可是酉阳县的冉先生一家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们猛然发现账户里近7万元的现金不翼而飞……
孩子 10月2日下午,冉先生的妻子发现,最近一次银行提示短信里显示,卡里的6万多元现金没有了。银行客服表示:最近几天频繁有几次转账记录,而第一次大额转账的时间,冉先生妻子的手机正好在孩子小冉手里。
一番逼问后,小冉承认是他使用母亲的 再往下翻看,在6月19日至9月30日之间,也有植物大战僵尸游戏充值等消费转账共计元,支出总计.8元。
为刷游戏装备偷用母亲 原来,11岁的小冉一直沉溺于网络游戏“穿越火线(CF)。前段时间,有个陌生网友加他QQ,告诉他花钱就能帮他刷游戏道具,不满意还可以退货。小冉信以为真。
3个多月以来,小冉一直背着母亲用其 转完钱后小冉有些后悔,想要把钱退回来。这个陌生网友告诉他,需要再付元才能退回已经付的多元现金。
删记录,瞒过大意父母
冉先生表示,小冉在QQ上将他母亲的 冉先生的妻子胡女士由于近段期间没有使用过银行卡消费,也没有查看 随后,这个陌生网友将小冉的QQ和胡女士的 近7万存款被盗刷,无奈之下,冉先生只好报警,不过警方并未受理,原因是:警方认为是双方自愿的交易,不属于完全的诈骗。
冉先生很无奈,表示不会放弃对款项的追回,目前,正努力和警方作进一步的沟通。
以上消息摘自重庆时报
青少年网络成瘾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家长必须加以重视!那么,其主要症状表现有哪些?医院医师解答:
(1)对网络有强烈渴求,上网占据生活中主导地位,如头脑中常常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回忆上一次上网的情境或期待下一次上网。
(2)几天不上网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易激惹等症状,上网后上述症状可迅速减轻或消失。
(3)要花更多的时间上网才能感到满足,且时间不断延长。
(4)曾经努力过多次,想控制、减少或停止上网,但没有成功。
(5)尽管知道上网会给自己带来或已经带来危害,仍然忍不住继续上网。
(6)除上网之外,对其他事物的兴趣明显减少,以致失去以前的爱好和娱乐。
(7)用上网来回避现实或缓解不良的感受和情绪。
(8)对家人、老师、同学、朋友或专业人员撒谎,隐瞒涉入网络的程度,包括上网的真实时间和费用。
网络成瘾症的危害
一、网络成瘾造成的躯体障碍:由于长时间上网,睡眠节律紊乱,导致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体内一系列复杂的基因化学变化,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降低,诱发种种疾患。
二、网络成瘾造成的心理障碍:对网络依赖性表现在对网络操作出现时间失控,陷于其中不能自拔,一但停止上网便会产生强烈的渴望与冲动。注意力不能集中和维持,感知觉能力降低,记忆力减退,逻辑思维活动迟钝;情绪低落消极悲观,缺乏对生活的兴趣和动机,自尊和自信的丧失。
此外,医院医师指出:互联网对青少年健康的性心理培养有消极影响。据有关医师调查,在互联网上的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而据不完全统计,有60%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的色情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会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所以,治疗网络成瘾症刻不容缓,医院、专业技术治疗这样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