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时报_时报历史 > 时报特点 > 胡适最后一分钟的坚持,日本人的极度愤怒

胡适最后一分钟的坚持,日本人的极度愤怒

发布时间:2017-2-12 3:39:53   点击数:

最后一分钟的坚持

新任驻美大使胡适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时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的胡适受国民政府的委托,于9月26日赴美游说,争取美国政府与人民支持中国的抗战。10月1日,胡适应旧金山哥伦比亚广播电台邀请,以《中国处在目前危机中对美国的期望》为题发表演说。针对美国朝野保持中立不愿意卷入战争的心理,极其干脆地说道:“我曾经住在贵国七年半,我深信美国人民是真正厌恶战争的,真正爱好和平的。我十分了解贵国至少有99%的人民对中国人民目前保卫自己抵抗侵略的奋斗是寄予很大同情的,但是这种同情是不会也不应该把你们引入武装干预中国战争之中。”胡适表示,任何国家和民族对侵略战争是不能退让的,要阻止战争只得用战争来消灭它。演说中,胡适曾大胆预言,美国将会被迫卷入这场战争。

  年9月17日,国民政府正式任命胡适为驻美大使,10月6日胡适正式上任,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二十一年的独立自由的生活,今日起,为国家牺牲了。”27日胡适向罗斯福总统递呈国书,在国事维艰之时,从事战时的外交工作。

  胡适在美国期间,把大量精力放在宣传上。年12月4日,胡适应邀在纽约律师俱乐部演讲,题为《北美独立与中国抗日战争》。在演说中,他将美国独立战争与中国抗日战争相比较,认为美国之所以能从英国统治下独立出来,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得到了法国的支持。中国目前的抗战与当年美国的独立战争中所遇到的困难很相似,中国抗战的胜利也要像当年美国人那样,一面继续战斗,一面等待国际形势的变化。在此期间,胡适不断到各地巡回演说,大力开展“民间外交”,着重向美国朝野宣传中国抗战的国际意义,以增进中美两国之间的了解与信任。他行色匆匆,奔走全美,四处演讲,广交朋友,以其诚恳态度和学问声望,博得了罗斯福及其内阁以至整个美国知识界和舆论界的尊重和欢迎。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重庆政府寻遍中国全境,可能再也找不到比胡适更合适的人物了。他所到之处都能为自由中国赢得支持。”

胡适在大使任上签署文件

胡适得到了美国民众欢迎,自然引起日本人的惊恐与愤恨。特别注意收集资料的胡适,在日记中保存了一份年10月31日《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内中转述了东京英文《日本时报》的评论。这篇评论对美国国务院在幕后支持胡适大使于北美各地巡回演讲极表愤怒,指责胡适以大使身份到处演讲,是刻意激起民众对日本的仇恨,并将美国引入和日本可怕的战争之中。

对于这篇恨意咄咄的文章,史家余英时评论说:“这至少说明,在日本政府的眼中,胡适的演讲活动已构成美、日关系的一大威胁。可以想像,胡适平时与罗斯福和国务院高层领导人物之间的交谈,也必然强调与日本谈判并不可持,因为它决不讲信义,这是他一贯坚持的看法??无论如何,年11月26日美日最后谈判的破裂,与胡适在最后一分钟的强烈争持是有关系的。”

胡适在最后一分钟争持的是什么,为何世界两个强大帝国由于胡适的争持而导致谈判破裂并爆发大战。

据美国新近解密的档案透露,当时的具体情形大致是:年9月,美日两国政府开始秘密谈判中国与西南太平洋的局势,为了挟击胡适,日方果然派了两位高手---野村与来栖大使在华盛顿执行谈判任务。胡适闻讯,立即上阵应战,在美国总统罗斯福与国务卿赫尔两位决策者之间展开攻势,防其在关健时刻做出有损于中国的举动。但美国为了自身利益,还是决定与日本妥协,无情地把中国抛了出去。此时中国与日本血战已达四年之久,“苦撑待变”几乎达到极限,若无外力介入,后果实属不堪预料。美国与日本的妥协,无疑将中国推向崩溃的边缘。

胡适向罗斯福总统递交万人签名抗日薄

9月24日,由于胡适的坚决请求,赫尔约见了胡适等中、英四国大使,极不情愿地出示了临时妥协草案的美方定稿。胡适看罢,极为震怒,当场向赫尔提出严正抗议。就当时胡适的怒容,如果不是自己个头矮小,打起架来不是对手,他会当场给赫尔几个耳光,然后将其按倒在地一顿暴打。危急之中,胡适立即求见罗斯福总统,请求对方出面阻止这一有害中国利益的方案,同时请求英国方面共同对这一决策提出抗议。

英国首相丘吉尔经过反复权衡,采取了胡适的建议,致电罗斯福总统,明确反对美国于历史的紧要转折关头与日本妥协、利己害华的做法。丘吉尔极富政治远见地指出:“中国如果崩溃,将大大增加英美的危机。”由于英国方面与胡适的强烈反对,美国高层经过慎重考虑,认识到此前的错误,遂于11月26日决定撤销与日本的妥协方案,从而使满天风险的太平洋局势彻底翻盘。---这就是胡适“在最后一分钟的强烈争持”之由来。

年12月7日,也就是珍珠港事件发生的当日,胡适正在纽约慷慨激昂地演说,罗斯福打来电话,约他速到白宫相见。胡匆匆来到白宫,罗斯福开门见山地说:“胡适,那两个家伙(指野村、来栖)方才离开这里,我把不能妥协的话坚定地告诉他们了,你可即刻电告蒋委员长。可是从此太平洋上随时有发生战事的可能,可能发生在菲律宾及关岛等处。”

此时的罗大总统只说对了一半,战事总要爆发,但不是菲律宾与关岛,而是美国本土。胡适离开白宫刚到使馆,就接到了罗斯福的电话。对方用激愤得有些颤抖的声音说道:“胡适,方才接到报告,日本海空军已在猛烈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就此拉开。

日军偷袭珍珠港

多年后,美国著名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名教授查理.毕尔在他的名著《罗斯福总统与大战之序幕》一书中,视胡适为日军偷袭珍珠港的罪魁祸首。毕尔在书中所说的大意是:美日之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而罗斯福总统为了维护美国资本家在亚洲的利益,不幸地上了那位颇为干练的中国大使胡适的圈套,才惹起日军前来偷袭珍珠港,最终把美国拖入了可怕的世界大战。

查理·毕尔所言虽不免过于夸张,但也透出了一个内在的事实,即胡适当年接受大使职务,便是为此一“大事因缘”而来。胡适“在大使任内,运用一切方式和力量推动美、日交恶,是众所周知的。他一心一意要把美国带进太平洋大战,使中国可以有‘翻身’的机会。”

--这个机会终于来了,而胡适的大使一职也即将走到尽头。









































白癜风专科哪里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qingshibao.com/sbtd/729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