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时报_时报历史 > 时报特点 > 时报时评丨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让发展

时报时评丨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让发展

发布时间:2021-3-9 22:32:13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专业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时报时评

图片来源:新华社

■周子勋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无疑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行动纲领,指明了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的一条主线,就是逐步探索、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体制下引入市场经济机制的结果,就是推动中国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只有抓深抓实经济体制改革,才能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经济面临的系统性问题、中长期问题依然较为复杂而突出。正如《意见》所指出,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还存在市场激励不足、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等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不少体制机制障碍。

  

  值得   

  第一,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市场化来主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是中国当前具有“最大公约数”的改革,必须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深刻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才能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让市场主导资源配置”的改革目标。

  

  第二,国有企业改革。此次《意见》要求国企改革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显然,未来国企改革前景可期。

  

  第三,重视法治经济和信用经济。《意见》要求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强化法治保障。在现实之中,法治建设的相对滞后既限制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发挥,也阻碍了中国经济潜在活力释放和转型升级进程。因此,未来的中国,需要从更高的层面来规范中国经济的发展,思路就是建设“法治经济”和“信用经济”。简单而言,法治经济重点是规范政府,信用经济重点是规范社会和市场,这是为中国未来发展保驾护航的制度工具。

  

  第四,以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意见》要求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下一步,中国经济要恢复发展弹性、获得更高质量的发展,很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经济弹性取决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市场化程度、要素配置效率、营商环境、公共服务质量等多种要素。因此,要获得更好的经济弹性,中国经济必须建立在较大力度的改革基础上,要素市场化配置就是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

作者系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热点链接

●DRC代表委员访谈①丨李伟:聚力高质量绿色增长推进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马建堂:深切缅怀马洪同志不断提高服务中央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两会前瞻②丨民法典立法:新时代民族精神与大国境界之承载

●地区点评丨重庆进击直播之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qingshibao.com/sbtd/1333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