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时报_时报历史 > 时报内容 > 专访新加坡大使罗家良欢迎和支持任何对

专访新加坡大使罗家良欢迎和支持任何对

发布时间:2018-2-25 7:55:22   点击数:

  编者按:新加坡是中国的友好近邻,两国合作交往广泛而深入。11月6—7日,习近平主席将出访新加坡,对此,新加坡有哪些期待?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重要国家,新加坡如何评价“一带一路”?如何从TPP创始国成员的角度来看待TPP以及中国与TPP的关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先生。

  记者:罗大使您好。首先很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今年是中新建交25周年。中国与新加坡两国自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习近平主席曾说,中国同新加坡是亲密而特殊的伙伴。新加坡张志贤副总理曾用了16个字形容中新关系,即“广泛实质,互补共赢,与时俱进,引领未来”,怎么理解这16个字?

  罗家良:中新两国虽然是年开始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但在正式建交之前,两国的领导人就已经互访了。这在国际外交关系上是很罕见的情况。李光耀先生年就已经访问了中国,年邓小平先生也曾到访新加坡。这两次互访,双方都给予了很高规格的接待。

  年10月3日双方签署建交协议之后,中新两国合作交往的内容越来越广泛深入。邓小平先生在南方谈话中讲到要借鉴新加坡经验,之后便不断有中国的领导干部到新加坡考察和交流。考察和交流初期,中方主要   除此之外,中新两国在广州启动了知识城项目,在成都建立了高科技创新园,在吉林创设了食品安全区等。通过这些项目可以看出,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关系是不断与时俱进的,针对两国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不断进行新的合作。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加快步伐,新加坡又启动了离岸人民币中心,只用了两年时间,新加坡就已经是除香港之外的最大离岸人民币市场。还有人才培训合作。到今年为止,已经有近五万名中国领导干部到过新加坡参加培训。十八大以后,我们针对中方非常关心的社会治理、依法治国、廉政反腐、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和谐等议题,与来新培训的干部们交换经验。

  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广泛实质”的由来,双方合作的内容非常广阔。当然,要合作,就一定要有“互补共赢”,让双方都觉得符合各自的利益。现在,中新双边关系最关键的是最后四个字,怎么样引领未来。11月初,习近平主席将访问新加坡,我们热烈欢迎,因为这充分反映了两国领导人和两国人民建立更紧密关系和友好关系的意愿。我们也很希望对未来双方合作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记者:11月6日到7日,习近平主席将出访新加坡。这次访问,新加坡方面有什么期待?国内反应如何?

  罗家良:目前我们都在如火如荼地准备。大家都非常期待习主席的这次国事访问。这是新加坡和中国一路走来的这25年历程中,两位元首第一次在同一年内进行互访。

  这次习主席访问期间,两国应该在两方面有重要进展。一是中新自由贸易协定实质的升级。中新自由贸易区年落实以来,对两国经贸往来发挥了非常正面的作用。中国在年成为了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新加坡也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升级中新自由贸易协定,一方面可以鼓励新加坡企业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加深两国的经贸关系;另一方面也能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开放型经济体的决心。同时,双边贸易协定的升级版也可以给我们正在洽谈的其他区域经贸安排带来催化作用。

  二是推进中新两国在中国西部探讨设立第三个国家及政府间合作项目。继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之后,中新两国的政府间合作项目将一如既往地与时俱进。第三个项目将以“现代互联互通、现代服务业”为合作主题。这里面包括四大领域:金融互联互通、现代物流互联互通、航空互联互通和通讯互联互通。针对这四个领域,我们与中方共同进行了长期的考察、调研和讨论,已经从中国西部的十二大省市当中选定了三个候选城市:成都、重庆和西安。期待很快向外界公布新进展。

  记者:您曾经提到过,新加坡参与中新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的宗旨是要具有示范效应。您认为是什么样的示范效应?

  罗家良:我说的示范效应,就是说政府不做企业本身可以做的事情。我们的项目推行的是总体规划,是示范性概念。比如苏州工业园项目。当时中国对工业园这个概念还比较陌生,也缺乏设立工业园的经验。在这种条件下,中新两国政府共同打造的苏州工业园区提供了一套既符合中国需求并具有示范性的做法。现在,中国的企业已经完全领悟了发展现代工业园的经验。这类项目也完全可以由市场和企业来进行。目前正在推进的中国西部中新政府间合作项目也将具有这样的示范效应。中国西部相对后发,各项基础设施和人才条件都不如沿海地区,因此,我们希望与中方探讨促进互联互通、推动改革的创新举措,将这一个项目辐射到中国整个西部,并且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创出一个新的示范点。

  记者:新加坡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参与国,也是最先响应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盟国家。您觉得,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共建“海上丝绸之路”?

  罗家良:新加坡欢迎“一带一路”倡议,因为区域有这个需要。现有的机制、组织还不能完全满足区域国家的需求。因为需求很大,所以欢迎所有能够做出贡献的倡议,也欢迎其他国家都能够参与其中。

  新加坡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能扮演一定的角色。新加坡面积小,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不多。但是,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及枢纽,新加坡能为基金流通和资讯畅通提供有力的支撑。据商务部近期发布的数据,中国对外投资,在“一带一路”国家当中,对外投资数额榜首为新加坡。我认为这些投资主要是借助于新加坡建的金融及投资管理平台面向区域。

  “一带一路”倡议要取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怎样把这个倡议从“中国的倡议”变成“我们的倡议”,让区域国家增加归属感和拥有感。在“海上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此次习主席访美时也提到了,欢迎各国参加。我认为这是很好的态度。因为区域内所需要的工程项目和需要投入的资金、经验、参与度十分庞大,不是一两个国家能够完成的。我们欢迎任何愿意做出贡献的国家参与其中。

  还要将公路、铁路、航空、金融、资讯、通讯等各个领域都吸纳进来,使“一带一路”倡议更加现代化,也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其中,最终,除了促发展,还能够增加互信,增加相互理解,维持区域和平。

  记者:最近一段时间以来,TPP成为中国热议的名词,受到国内外各界的广泛   罗家良:新加坡对自由贸易协定一贯采取自由开放的态度。TPP的前身,现在媒体大多认为是P4,其实,它还有一个更早的前身叫作P5,其中包括新加坡、智利、新西兰、文莱和美国这五个国家。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P5没有谈成,成为了新加坡、智利、新西兰、文莱四国间的P4协议。之后,美国又要求重新加入P4谈判,陆续又有日本等其他国家加入进来,最终变成了十二个国家,不再以数字命名,改称为TPP。这个协议的出发点就是开放,降低关税,减低各种非关税的阻碍、贸易壁垒,并提高贸易投资便利。

  记者:对于TPP对中国的影响,肯定的有之,否定的也很多。您怎么看待TPP对中国的作用和影响?您认为,TPP对中国究竟是挑战还是机遇?

  罗家良:太平洋两岸各国都在讨论TPP的作用和影响。我个人认为,对于TPP,我们都应采取公开包容的态度,应该欢迎所有能够有助于区域贸易、经贸发展的、减低自由贸易投资障碍的安排。新加坡欢迎中国在觉得适当的、准备好的时候参与TPP。我也注意到前几天,《学习时报》登的一篇文章,对TPP的影响做了很深入的分析,认为中国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参与。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世界的变化不会停留在某时某处,等待任何一个国家。大家都要不断通过自身改革来跟上世界改变的速度。

  事实上,我们最终的目标在于世贸组织,希望能够促进和达成新一轮的多哈回合谈判。由于WTO的成员国很多,所以,才先进行周边的、区域性的、双边的经贸安排。这些安排可以给WTO作为基础铺路,与WTO的关系实际上是互补性的。同样的,各个区域安排之间也是互补性的。当然有时候个别区域安排会相互带来一些竞争,但这是可以激发贸易投资更加自由化的良性竞争。

  我在中国快四年了,也了解中国当时参加WTO的经验。在讨论是否加入WTO的时候,中国国内也有一点忧心,不确定中国是否准备好了。直到加入WTO之后,带动了国内相关的改革,并且开启了中国十多年的黄金发展阶段。目前,我觉得中国现任领导人也是充满信心地推进改革,所以,我们欢迎中国在准备好的时候也参与TPP。我相信中国完全有能力参与TPP。

  记者:除了经济领域,未来中新两国还将在哪些领域进行重点合作?

  罗家良:人才的交流和培训,这始终是我们两国合作的亮点。未来,我们还会加深人才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两国关系以民为本。两国在民间有很深厚的感情基础,未来我们还要不断加深这方面的关系,推进民间的合作、交流、互动,同时候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除此之外,以经济为依托,扩展到公益、人文、培训等其他领域,形成立体的、全方位的合作。总之,任何对民间、对人民、对双方都有益的合作,我们都支持。









































小孩白癜风怎么治疗
天津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qingshibao.com/sbnr/997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