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质,增强富民强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9月10日,由惠州市委、市政府主办,惠阳区委、区政府承办的叶挺将军诞辰周年纪念活动,在叶挺将军故里举行。
(听过囚歌吗?歌词源于叶挺将军同名诗歌。)
年
9月10日
上午9:00开始
向叶挺将军铜像敬献花篮仪式
出席纪念叶挺将军诞辰周年活动
领导嘉宾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兼副部长李安东上将,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吉林省原省长洪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第一副会长陈昊苏(陈毅之子)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少春,副省长蓝佛安,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粟戎生中将(粟裕之子),马炳芝中将(原海军航空司令),景学勤中将(原空军副司令),王小康(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董事长),叶挺将军亲属叶正光(叶挺将军七子)、贺小平(贺子珍侄女)等以及部分老一辈革命家亲属代表:周秉德(周恩来侄女)、叶向真(叶剑英之女)、习远平(习仲勋之子)、李小勇(李硕勋之孙,李鹏之子)、王强(王若飞之孙,张延忠之子)、马国超(马本斋之子)、罗箭(罗瑞卿之子)、张光东(张云逸之子)、张延忠(张鼎丞之女)、郭平英(郭沫若之女)、刘历远(谷牧之子)、邓晓燕(邓子恢之女)、叶小楠(叶飞之女)、耿静(耿飚之女)、赖彤霜(赖传珠孙女)、夏晓梅(夏征农之女)等,第42集团军参谋长陈相文少将、第54集团军副政委刘法峰少将、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吴烈冲少将、刘全胜(少将,解放军总装备部基地政委),国墨林(少将,医院政治部主任),张微微少将,韩东军少将等有关部队领导,陈奕威、麦教猛、陈训廷、黄雁行、陈仕其等市四套班子领导,王同琢(中将,广州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原广州军区副政委)、徐君华和刘顺发(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童志强和刘苏闵(上海新四军研究会)、刘喜发(南京新四军研究会)、蔡长雁(安徽新四军研究会)等各地新四军研究会和专家学者,相关纪念馆负责同志,老战士代表等出席纪念活动。
向叶挺将军铜像敬献花篮仪式
上午9时,叶挺将军纪念园,阳光普照,雄壮的音乐旋绕在纪念园上空。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人员整齐列队伫立在叶挺铜像前。随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向叶挺铜像敬献花篮。随后,全体人员向叶挺将军铜像三鞠躬。之后,与会领导和嘉宾瞻仰叶挺铜像,并参观叶挺将军纪念园。
惠州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黄雁行同志主持。
向叶挺将军铜像献花篮。
与会领导和嘉宾向叶挺将军铜像献花篮。
叶挺后人向叶挺将军铜像献花篮。
与会领导和嘉宾在叶挺铜像前深切缅怀叶挺将军。
上午9时,多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的老战士,一步步走到叶挺将军像前,鞠躬、献花,革命老战士们仰望叶挺将军像,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纪念活动中,与会领导和嘉宾向叶挺铜像敬献了花篮,一同参观了叶挺将军纪念园,参加了纪念叶挺将军诞辰周年座谈会。
年
9月10日
上午9:10开始
参观叶挺将军纪念园
与会领导嘉宾参观叶挺将军纪念馆。
年
9月10日
上午10:00开始
纪念叶挺将军诞辰周年座谈会
纪念叶挺将军诞辰周年座谈会活动现场。
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主持座谈会。
叶挺七子,叶正光发言。
参加座谈会领导嘉宾。
年
9月10日
下午3:30开始
叶挺同志学术研讨会
10日下午,举行叶挺同志学术研讨会,由澳门叶挺研究会共同承办。几位特邀学者就各自关于叶挺将军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发言;各地新四军研究会等进行了学术交流,以及举办“翰墨丹青、将军故里”书画摄影展等。
叶挺同志学术研讨会活动现场
参加学术研讨会领导嘉宾。
年
9月10日
下午5:30开始
大型文献纪录片《叶挺将军》媒体发布会
9月10日下午,由中共惠州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北京铁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中国拥军优属基金会协办,在惠州惠阳举行大型文献纪录片《叶挺将军》媒体发布会。
大型文献纪录片《叶挺将军》媒体发布会现场
大型文献纪录片《叶挺将军》拍摄剪影
大型文献纪录片《叶挺将军》遵循“纪录片要真实、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地讲好故事”的原则,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采取实录和议论相结合、文献与叙事相结合、人物和事件相结合、情感和故事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确立叙事对象的群体化和叙事内容的细节化。全片内容共分5集,每集突出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革命活动情况,将叶挺将军参与的重要活动和重大事件放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大背景下来展示,体现叶挺将军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及所展示的巨大人格魅力,真实生动的再现叶挺将军的丰功伟绩,题材详略有序,叙述生动可视,从中弘扬其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该片以著名导演、叶挺将军长孙叶大鹰所拍摄MV《叶挺自白》为蓝本。
年
9月11日
上午10:00开始
叶挺将军家属文物捐赠仪式
9月11日上午,叶挺将军家属文物捐赠仪式在惠阳叶挺将军纪念园多功能厅简单而隆重地举行。首先是叶挺将军长孙叶大鹰先生、孙女叶小燕女士捐赠文物—叶挺将军使用过的胶卷盒,随后是叶挺将军孙女叶向阳、叶向东上台捐赠文物—叶挺将军和夫人李秀文女士生前使用过的茶几,叶挺纪念馆馆长秦蓝接收文物。
叶挺将军家属向叶挺纪念馆捐赠了叶挺曾使用过的胶卷盒和茶几,这些文物在完善史料补充后将陈列在叶挺纪念馆供市民参观。
叶正光“我父亲是很喜欢照相的。当时在新四军的时候,他照相有个目的,就想把新四军的整个活动照下来,想出个影集发到东南亚去。”———叶正光
叶大鹰“我觉得惠阳叶挺将军纪念园是唯一以我爷爷名义(建)的纪念园,所以我们就想把仅有的一点东西都放在这儿,不仅是为我们家族,也是为了我们后人。”———叶大鹰
叶向阳“这次在叶挺将军诞辰周年时,我决定把这个捐给叶挺纪念馆,因为我觉得,叶挺将军不仅是属于我们的,也是属于全中国人民的一个光辉形象。”———叶向阳
叶挺将军长孙叶大鹰先生、孙女叶小燕女士捐赠文物“叶挺将军使用过的胶卷盒”,叶挺纪念馆馆长秦蓝接收文物。
叶挺将军使用过的胶卷盒。
叶挺将军和夫人李秀文女士生前使用过的茶几,叶挺纪念馆馆长秦蓝接收文物。
叶挺将军和夫人李秀文女士生前使用过的茶几。
叶挺将军生平简介
叶挺(~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新四军领导人,军事家。原名为询,字希夷。生于广东归善(今惠阳)周田村一个农民家庭。
叶挺7岁时入本村私塾腾云学堂,年入惠州府立蚕业学校。因剪掉辫子反对清朝统治、支持广州黄花岗起义而被捕,获释后转入惠州府立中学。同年10月在武昌起义的鼓舞下,立志走军事救国的道路,先后就读于广东陆军小学、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在校期间刻苦攻读军事课程,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的斗争,并广泛研读进步书刊,探讨哲学和社会政治学。曾给《新青年》杂志写信,提出“道德根本之基"在于"觉悟”,并表述其"振污世,起衰弱"的革命理想。年冬从保定军校毕业,次年初到福建漳州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援闽"粤军,在第1支队任副官,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年8月随粤军回师广东,参加驱逐桂系军阀陆荣廷之役。后任粤军第1师少校参谋、工兵营营附、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2营营长。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调集重兵围攻孙中山的总统府时,奉命率部守卫总统府前院,与叛军激战竟日,掩护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等脱险。
年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党合作后,被派赴苏联莫斯科,先后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年9月回国到广州,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参谋处处长,旋即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战役。不久奉命转往肇庆,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第4军独立团,任团长。从此所部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武装部队。年在北伐战争中,叶挺率领独立团担任先遣队,于5月北上讨伐北洋军阀吴佩孚部。6月间进至湖南安仁、攸县,击溃投靠吴佩孚的赣、粤部队4个团。后随第4军主力进攻醴陵、平江,猛打猛冲猛追,长驱直进,连战皆捷。汀泗桥战役中正面部队进攻受阻后,率部翻越大山出其不意抚敌侧背,大败守敌,并乘胜追击20余公里,夺取咸宁县城。继又率部参加进攻吴佩孚亲率重兵据守的贺胜桥,先以团主力突破敌军桃林铺防线,揳入其防御纵深,再以预备队相机投入,将反扑的优势将敌人击退。在所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严令部队集中兵力支援主攻方向,接连突破印斗山、铁路桥等敌军核心阵地,占领了贺胜桥。在武昌攻坚战斗中,指挥部队突入城内,经激烈巷战,配合友军攻下制高点蛇山,迫使敌军缴械投降。在北伐战争中,叶挺多谋善断,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所部被称为“叶挺独立团”,为4军赢得"铁军"称号起了重要作用。北伐军占领武汉后,叶挺升任第4军25师副师长、第11军24师师长。
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指使夏斗寅、杨森部袭击武汉。在叛军逼近武昌时,叶挺临危受命,组织留守武汉的部队反击叛军,经3日鏖战,从纸坊镇打到汀泗桥,将叛军击溃,使革命中心武汉转危为安。同年7月下旬,任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委员。8月1日与周恩来、贺龙、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南昌起义。指挥起义军骨干力量第24师英勇奋战,歼灭守敌第6军57团和第3军23、24团。起义后任前敌总指挥兼第11军军长,南下途中参与指挥会昌战斗,所部第24、25师担任主攻,率先突入会昌县城,重创国民党军钱大钧部,并将增援之敌黄绍竑部击退。起义军进入广东潮(安)汕(头)地区实行分兵后,与贺龙率第11军24师和第20军1师、2师向西进取东江地区时,于揭阳县山湖(即玉湖)附近地区遭遇国民党军东路军,激战3昼夜,因敌众我寡,伤亡很大。后转到普宁流沙又遭东路军大举进攻,当起义部队余部撤往海陆丰地区后,叶挺与聂荣臻等伴同身患重病的周恩来乘船潜往香港。同年12月10日由香港到广州,旋即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工农红军总司令。起义当晚在总指挥部召开的会议上,叶挺根据敌强我弱和敌军必将调动主力向我反扑的形势,提议尽快以缴获的武器扩大部队,趁敌军反扑之前主动撤出广州,保存实力,另图发展,但未被采纳。12日,在起义主要领导人张太雷牺牲、敌人大举反扑的危急时刻,与聂荣臻一起果断下令撤退,保存了部分武装力量。广州起义失败后,因受到党内"左"倾领导的指责和共产国际某些人的冷遇,因而消沉,出走欧洲,与中国共产党脱离了关系。年“九一八”事变后回到澳门,渴望参加抗日救国。年应国民党军第19路军将领的邀请,曾到福建参加抗日反蒋活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拥护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积极参与将南方8个省14个地区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出任军长。年10月应召赴延安会见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表示完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抗战到底。年与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后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等领导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为了执行中共中央给新四军制定的"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年5月叶挺越过日军封锁线,北渡长江,在皖中主持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对部队进行整顿、扩编,分途挺进皖东敌后,在淮南津浦路东西两侧开辟抗日根据地。年10月2日,日军余人在空军配合下,分两路进攻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在国民党军有意避战,纵敌肆虐的情况下,叶挺亲赴前线指挥军部直属部队,选择险要地形部署兵力,以节节堵截、相机反击、日夜袭扰的积极防御战法,消耗、疲惫敌人,经7昼夜顽强苦战,毙伤日军数百人,于8日晨将敌全线击退。继率部猛烈追击至泾县县城再度将敌击溃,收复县城。
叶挺在新四军任职期间,针对国民党限制新四军发展的方针,在编制、经费、防区以及两军关系等方面,与蒋介石及国民党有关当局进行了许多交涉和斗争。同时积极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向爱国人士、海外华侨、国际人士和国民党内的朋友等,募集物资枪支款项,并动员一批学者、故旧、亲属参加新四军,壮大抗日力量。
年1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掀起第2次反共高潮,调集7个师8万余人的兵力,包围袭击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和驻皖南部队,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部队遭国民党军重兵包围,新四军主要领导人项英犹豫动摇、一度放弃领导的严重情况下,叶挺临危不惧,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指挥部队奋起突围,浴血奋战8昼夜。但终因寡不敌众,部队弹尽援绝,除余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失散、牺牲和被俘。叶挺在奉派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扣押,先后被转到上饶、桂林、重庆、恩施等地监禁五年零两个月。面对蒋介石、陈诚、顾祝同等威逼利诱,叶挺严词拒绝,坚贞不屈。写信向蒋介石表示:“挺不愿苟且偷生,以玷前修,愿保其真情而入地狱”,“个人之操守至死不可变”;并作《囚歌》明志,申明不会“由狗的洞子爬出”,去接受“自由”,而只期待着“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营救,于年3月4日获释。5日即致电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要求实现多年的愿望,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于7日复电,称赞叶挺忠诚地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20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决定接受重新叶挺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8日,由重庆赴延安出席全军整编会议,因途中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遗体葬于延安"四八"烈士陵园。
《囚歌》诗/叶挺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尔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烈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图片来源:惠阳区文联东江时报
编辑:叶开雄图/文
新闻爆料杨小姐
网友评论:
1、塞外风蓝:图片来自惠阳区摄影家协会、东江时报。
2、塞外风蓝:叶挺将军《囚歌》另有杨洪基演唱版本,恢弘大气,震撼人心!
3、快乐猪(莉):从小对这首印象最深: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原来是我们身边的最爱的将军所写!荡气回肠!
治白癜风有什么土方北京哪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