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马歇尔(BarryJ.Marshall),澳大利亚著名学府西澳大学(theUniversityofWesternAustralia)临床微生物学教授,因揭示幽门螺杆菌与胃炎的关系,年获得澳大利亚联邦建国百年特殊贡献奖,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近日,马歇尔教授来到中国,参加了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
近日,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举行,峰会由两个分论坛组成,分别是8日在北京召开的“院士医学论坛”和9日在天津召开的“国际肿瘤研究高峰论坛”。5位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16位中美院士、医院院长以及余位参会者在北京、天津两地,利用三天的时间研讨交流、碰撞思想,共同探讨“中西医优势互补与融合发展”“肿瘤研究的前沿与方向”“中国诺奖之路”等话题。健康时报作为“首席顾问媒体”参与了全过程。
“马歇尔疯了!”
30年前的一天,巴里·马歇尔走进实验室,吞下了含大量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液,试图让自己患上胃溃疡。所有人都为他的行为感到惊诧。
而正是这位勇敢的实验者,改善了全球数以亿计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状况,并因此获得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一开始遭到了嘲笑
“人们不相信酸性环境的胃里会有细菌。”
马歇尔在研究之初,遭到了不少科学家和医生们的嘲笑。64岁的马歇尔回忆起当时的研发情景,仍是记忆犹新。
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胃痛是由刺激性食物、胃酸过多或压力过大引起的。当一位饱受胃痛折磨的患者去看医生,医生往往只会询问患者最近的生活状况,以改善胃酸的药物来治疗,效果并不好。
马歇尔发现了这一问题,开始产生质疑。
年,医院做医学生时遇到了罗宾·沃伦,他日后的合作伙伴,一位病理学家。二人一起研究了例接受胃镜检查的胃病患者,发现在大多数胃溃疡患者和胃癌患者的黏膜中都有幽门螺杆菌的存在。
这是一种螺旋状的微生物,最早在年由意大利病理学家Bizzozero发现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胃里。直到年,这个细菌才被正式命名为幽门螺杆菌。
马歇尔给这些胃炎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发现症状明显好转。它们因此提出一种假说,幽门螺杆菌导致了胃炎和胃癌。
此后大量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假说,80%左右的胃溃疡和90%左右的十二指肠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
可在当时,因为与传统观念截然相反,马歇尔和沃伦的假说刚一提出就遭到了反对和质疑。
第二年,马歇尔把他们的研究发现写成论文,投递到西澳大学一个学术论坛,期待得到学术界的遗传性白癜风能治好吗上海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