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时报_时报历史 > 时报内容 > 这样理解习近平七一讲话提到的“历

这样理解习近平七一讲话提到的“历

发布时间:2016-8-31 16:11:04   点击数:

【选学】这样理解习近平七一讲话提到的“历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把党95年来获得的成绩概括为作出了“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实现了“三个伟大奔腾”。

今天我们带领大家学习习近平“七一”讲话中的这部分内容,了解中国共产党作出“三个伟大历史贡献”的进程中成功应对的11个危机窘境。

中国共产党95年中成功破解的11个窘境

作者:何毅亭(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苦难光辉”4个字,正是中国共产党95年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5年,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在应对和化解各种危局和窘境中不断推动事业发展的95年。

1.应对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危局,首创土地革命战争全新局面。

年春夏,国民党叛变革命实行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遭到惨痛损失。但党并没有被困难压倒,“87”会议肯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起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根据地,首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到年初,党领导创建了大小十几块农村根据地,红军发展到7万人。大革命失败后几近陷于绝境的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生。

2.应对年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歼”失败后的窘境,推动全民族抗日战争新局面兴起。

由于“左”倾教条主义、冒险主义的毛病,中央根据地红军未能打破敌人第五次“围歼”,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红军从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党员从30万人减少到4万人。在危险的历史关头,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长征结束后,中共中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推动了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兴起。

3.应对抗日战争结束后全面内战爆发的严峻局面,加速中国革命成功伟大进程。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谢绝和平民主要求,公然发动内战。在历史关头,党中央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气势磅礴的解放战争,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和渡江作战,消灭国民党万军队,仅用了3年多时间就颠覆了国民党反动政府。

4.应对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外困难复杂局势,在建设新国家、新社会、新制度方面获得伟大成功。

新中国成立伊始,由于终年战乱,国民经济严重衰退,农业减产,工厂倒闭,物价飞涨,失业众多,社会动荡不安。在国际上,美国等西方国家企图抹杀新生的人民共和国。面对国内外的窘境与威逼,党领导人民清除反革命残余气力,克服帝国主义的封闭,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完成全国土地改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全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5.应对年“大跃进”造成的窘境,采取措施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主要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毛病,我国国民经济在年到年产生严重困难。粮食生产大幅度减产,食品供应极度短缺,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这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程中遭受到的第一次严重危局。面对这类局势,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剂、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采取紧缩基本建设范围、缩短工业阵线、大力精简职工、减少城市人口、加强和支援农业阵线等有针对性的措施。到年,国民经济就得到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

6.应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局面,首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0年“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粉碎“四人帮”的成功从危难中挽救了党和国家,但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和经济上的混乱还极为严重。党在年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谛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长时间“左”的毛病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线路和组织路线,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7.应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冲击,引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航船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年春夏之交,国内产生政治风波,年到年国际上产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在重大历史关头,党牢牢依托人民,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支持下,果断停息政治风波,捍卫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捍卫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毫不动摇地全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继续捉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继续前进。

8.应对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年严重洪涝灾害,保持经济安稳较快发展,获得抗洪抢险全面成功。

年7月以后,在危机影响下,亚洲经济遭受重创,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止。这场金融危机,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进程中遭受到的第一次国际经济变局带来的重大冲击。党中央果断采取扩大内需的措施,综合应用财税、货币和投资等宏观调控手段,在剧烈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保持了经济安稳较快增长。年入汛后,长江产生继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给灾区大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紧急动员,军民一致协同作战,夺取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成功,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9.应对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病灾害,获得防治非典和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双成功。

年春季,我国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病灾害。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遭受到的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公共卫生事件。党中央果断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明确提出镇静应对、措施果断、依托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的总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群防群治。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也积累了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经验。

10.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拉萨“3·14”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获得抗灾救灾重大成功,保持了西藏、新疆稳定。

年初,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大面积雨雪冰冻灾害,5月12日四川汶川又产生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特大地震。年4月14日青海玉树产生强烈地震,8月8日甘肃舟曲产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年3月14日,拉萨市产生“藏独”暴徒打砸抢烧事件。年7月5日,乌鲁木齐市产生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员伤亡最多、损失最大、影响最卑劣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些突发事件前后交替,此起彼伏,使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遭受巨大损失,使国家安全遭到严重危害。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团结奋战,有效应对一场场抢险救灾和反分裂斗争,使人民生命财产得到最大程度的挽救,保护了正常社会秩序。

11.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造成的窘境,抑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整体回升向好。

年9月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遭受到严重挑战。我国出口急剧回落,部份企业经营困难,社会就业面临巨大压力,进而致使经济增长速度迅速下滑,使年成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党中央全面分析和及时判断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制定并完善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全面实行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迅速改变了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局面,全面完成了“115”计划肯定的目标任务。中国在年取代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年又超出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据《学习时报》年7月21日第1版)

学原文

在95年汹涌澎湃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牢牢依托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获得一个又一个成功,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

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颠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1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完全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完全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完全废除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独裁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奔腾。

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这1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条件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改变命运、延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奔腾。

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良,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1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期,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奔腾。

转载自党建微平台

总监制/徐遥责编/刘文韬 /贺绿原制作/唐明涛









































儿童患白癜风的原因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有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qingshibao.com/sbnr/228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