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重庆时报》官微发的两张照片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原帖标题“素质”和内文“看着真舒心”,还有这条微博的“让人忍不住要点赞”,都在肯定乘客们的素质。
部分网友表示很赞同。
似乎一切尽善尽美,方便了那些赶着去上班或办事的乘客,整体国民素质也越来越高。
但是,收到点赞最多的评论却是这条:
按这位网友的说法,几年前被各个城市普遍接受并推广的文明行为,如今也成了伪科学?
年,北京地铁动物园站电梯逆行事故发生后,许多媒体在报道中都提到,“左行右立”不符合中国国情,过大人流会导致机器右侧更易磨损,影响机器寿命。
曾在年世博会期间大力宣传“左行右立”的上海,自年起,也不再着重提出这一口号,一些原先倡导这一理念的贴纸也已被移除。
《东方早报》报道称,年起,“左行右立”成为中国各大城市普遍接受并推广的文明行为。
但年度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座谈会上,就有人提出倡导自动扶梯“抓紧扶手”、取消“左行右立”的建议。
上海市质监局新闻发言人沈伟民也公开表示,“左行右立”不一定利于电梯机件的平衡,应从安全角度出发做相应的探讨。
年3月,正式剔除“左行右立”说法,改为“紧握扶手”。
年,南京地铁也公开呼吁,不再提倡“左行右立”,只希望市民能“扶稳站好”。
广州地铁也表示,“左行右立”只是一种行为方式,并非乘坐扶梯的安全准则,“扶稳站好”最重要。
而在被视为“左行右立”践行典范的香港,政府和港铁公司近年也更加强调在扶梯上“握扶手,企定定”(握紧扶手、站定不动)的理念。
在英国,伦敦地铁近年来也想提出改革措施,他们专门在伦敦Holborn地铁站做了一个实验,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站两边跟只站一边相比,人流的通行速度提高了大概30%。于是从去年年底开始,Holborn开始了试点,但改掉长期以来形成的左行右立习惯,一时半会儿还是很难…
微博上,博主“斯库里”极力科普,“左行右立”是个天大的误区,并发起活动“乘坐地铁滚梯(扶梯)的时候为了自己和身边人的安全一定得把左右都堵上”,并提出7点理由:
争议靠右站磨损扶梯?维保人员各执一词记者了解到,目前,电梯维修业内部有一部分人员认为,“左行右立”的乘坐方式会使电梯的受力不均,加快电梯的损坏程度。同时在电梯上行走本就是不安全的,任由人在电梯上行走容易引发事故。但是,也有电梯维保人员表示“左行右立并没有什么问题”。“手扶梯的转动方向、速率等都是可以调节的,如果一部上行的手扶梯真的会因为乘客左行右立而磨损,那么我们在每半月一次的维保中就会及时发现,从而将该电梯调整为下行,使整部电梯的零部件受力均一。”某品牌电梯商的专业维修人员告诉记者。“左行右立”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而如今网络发达,各种观点齐飞,让人着实摸不着头脑。不管是否遵行“左行右立”,质监部门提醒,搭乘扶梯时以下事项应注意:
乘扶梯时儿童应有大人牵领,幼儿应由大人抱起。一般自动扶梯站人的梯级上有方框形黄色安全警示线,脚应踏在黄线内,不要踩在两个梯级的接缝处,防止人站立不稳摔倒;儿童千万不要穿洞洞鞋乘坐扶梯,不要坐在扶梯梯级上,不要乘坐时系鞋带,不要骑扶手带,不要在扶梯上捡东西,头部不要伸出扶手带外,不要在扶梯上逆行。来源:观察者网(guanchacn)、法制晚报(fzwb_)、广州日报、网络
编辑:广州日报全媒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