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府治全图》、灯罩、团扇……壹秋堂让夏布成为工艺品、实用生活用品,赋予了这种历史悠久的面料以现代生活的活力。
我国的传统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凝聚着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智慧和实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实践。
眼下传统工艺正以现代人熟悉的方式走进生产生活,如夏布团扇、竹编茶器、蓝染服饰、缂丝家居......当商业文明开始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当手工艺回归日用之道成为发展趋势,传统工艺已然迎来了振兴的重要发展时机。助力中国传统文化与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当代人才成为关键。
4月1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四川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与中华手工杂志社主办的“艺匠之道——重庆传统工艺振兴系列活动(第六期)暨第二届当代手工艺人才培养供需见面及专场招聘会”将在四川美术学院举行,聚焦当代手工艺人才培养与供需问题,以沙龙+对话+招聘会的形式,共同探讨非遗传承与手工艺人才培养的深刻关系与发展方向。
王发荣
重庆市文化委非遗保护处处长
刘德奉
重庆市文化研究院院长
郑川
四川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总支书记
谢亚平
四川美术学院手工艺学院副院长
黄敏
蜀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史磊
“三峡绣”创始人
简明忠
重庆梅江园旅游开发集团董事长
谢晓飞
《中华手工》杂志副主编、揖美文化总监
蔡亚锐
《造物空间》创始人
邓松
原《重庆时报》副总编辑,金刚碑、壹华里运营总监
探索文化与人才刘德奉(拟分享主题:非遗创造性发展的思维趋向)
重庆市文化研究院院长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文化的生命力源于与现实生活的接续,文化只有内生于现实生活需求才能获得社会市场的广泛认可。作为新生代学子,如何将传统文化与自我发展相结合,对非遗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正是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
郑川(拟分享主题:现代手工艺人才供求现状及基本问题分析)
四川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总支书记、主任编辑
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手工艺的传承发展与人戚戚相关。在传统工艺面临着无人学习的窘境时,企业同样面临着招不到手艺人的难堪。如何发掘人才、保护人才,让手工艺人才的供需关系保持平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史磊(拟分享主题:“三峡绣”的传承现状和品牌化探索)
“三峡绣”创始人
为盘活三峡库区的民间刺绣,史磊深入四大名绣产地考察,大胆提出“三峡绣”这一新概念。如今她创办的“三峡绣”在旅游商品、工艺品市场都得到了认可,并为万州当地创造了个就业岗位。反思“三峡绣”的发展历程,传统文化究竟应该如何传承并建立起自己的品牌?
邓松(拟分享主题:文创产业的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方向)
原《重庆时报》副总编辑
金刚碑、壹华里运营总监
近些年,文创行业悄然发生着变化。“故宫跑”、“看展热”等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