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时报_时报历史 > 时报内容 > 本报记者 肖帆

本报记者 肖帆

发布时间:2016-3-23 20:08:00   点击数:
在航行途中,因心脏病发作,守尔慈在丰都去世

1928年,中国航运业先驱卢作孚要修建一条铁路,运输天府煤矿的煤炭当时重庆没有铁路,单靠中国工程师也无法完成精确的勘查、设计最终,卢作孚在上海找到了原胶济铁路总工程师守尔慈,守尔慈也带着日本妻子一起来到了重庆,任北川铁路总工程师

之后,守尔慈又陆续参与了一些建设项目,包括北碚农村城镇模式的布局和古代四川都江堰灌溉系统的科学测量等完成这些艰苦的工作后,守尔慈最终全家定居在了四川

说起重庆的第一条铁路,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成渝铁路其实,成渝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条铁路1934年建成通车的北川铁路,才是重庆第一条铁路

为了纪念这位为重庆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丹麦人,昨日丹麦驻重庆总领重庆时报爱达社区店事馆主办的“守尔慈在渝事迹展”在渝中区融创·白象街开幕这个由35张图片和传记组成的事迹展将持续向公众免费开放一个月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主持修建北川铁路的工程师,竟是来自遥远的北欧丹麦的守尔慈,1928年来重庆主持工作的他,当年已63岁高龄北川铁路建成后,守尔慈还参与了北碚老城区的规划工作,以及对北碚农村城镇模式的布局最终,守尔慈于1943年在丰都辞世

北川铁路完工后,守尔慈又投身到北碚老城区的规划工作中

全长16.8公里分3段通车

根据资料,整个北川铁路工程分三期进行,建成一段通车一段1928年11月至1929年11月,水岚垭至土地垭段,全长8.7公里建成通车;1930年至1931年5月,水岚垭至白庙子和土地垭至戴家沟两段,总长4公里建成通车;1933年6月至1934年3月,戴家沟至大田坎全长4.1公里重庆时报网段建成通车自此,南起嘉陵江北岸的白庙子,北止大田坎,全长16.8公里的北川铁路实现了全线通车,重庆有了第一条铁路在抗战期间,这条铁路供应了重庆近一半的用煤量

1943年,为了躲避日军空袭,78岁的守尔慈坐上了前往丰都的轮船但令人扼腕的是,事后人们虽然找到了当时由丰都地方医院的院长开具的死亡证明,但至今仍无法确定守尔慈具体的埋葬地点本报记者 肖帆

无法确定下葬具体地址


白癜风疾病会不会遗传给别人
青少年白癜风的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qingshibao.com/sbnr/124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