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时报_时报历史 > 时报理念 > 有声读物丨雪域高原勘测行

有声读物丨雪域高原勘测行

发布时间:2017-9-9 19:55:39   点击数:
主播:王娅玲作者:唐富川背景音乐:CarolAnn-MichaelW.Smith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有声读物又和大家见面了。咱们勘测人走在建设的最前沿,攀高山,涉河水,面风雪,冒酷暑,走过了无数的路,看过了无数的风景,也发生无数的故事,勘测的路崎岖向前,勘测的故事也在继续。今天重庆市勘测院主播王娅玲将为大家带来该院项目管理部唐富川的一篇文章《雪域高原勘测行》,一起去听在那高寒的地方,勘测人的过往。作者简介唐富川,年毕业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工程硕士,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现就职于重庆市勘测院项目管理部,从事工程地形、管线等测绘项目管理工作。业余闲暇,喜欢下下象棋、围棋,也爱诗词歌赋,作品发表在《重庆晚报》、《重庆时报》、《今日重庆》、《江北民盟》等报刊杂志。主播简介王娅玲,硕士,毕业于西南大学。曾获第四届全国电视“希望之星”大赛贵州赛区节目主持比赛十佳、重庆市“青春建功、五个重庆”讲故事比赛一等奖、重庆市规划局主题故事会一等奖、重庆市规划局优秀辩手、重庆市规划局建党90周年优秀原创箴言评选一等奖、重庆市规划局经典大家谈优秀心得文章一等奖、重庆市勘测院演讲比赛一等奖等。现就职于重庆市勘测院办公室,从事党务秘书工作。边听边看雪域高原勘测行近日整理旧物,翻出一个绿色日记本,里面竟然有我到西藏工作写的一些日记。记得,那是年,我积极响应勘测院号召进藏参加那曲地区嘉黎县段公路勘测工作。2个月西藏工程结束回家,5个月的儿子已经在咿呀学语了。转眼14年,儿子已经长成半大小伙子了,而我也已经走过青年进入了中年。手中已经发黄的日记本见证我为勘测事业奉献的青春岁月,却越来越清晰地从我心底股股涌现,仿佛就在昨天,一切那么让人激动,一切那么令人神往!年7月29日,出发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那里的天,那里的山,那里的水,对我而言,是那么神秘而美丽。带着对雪域高原的神往,在西部大开发的进军号角中,我们勘测院二十多人踏上了西去的列车。作为一个勘测工作者,攀山涉水那是稀松平常的事。可是工作六年来,能够涉足这广袤的大西北却是首次。我们这次的目的地是西藏那曲错拉地区,从事50-70公里的测绘工作,多公里的地质公路勘测工作。能有幸参加我院如此大型的外援工程,从实际行动响应国家的西部大开发号召,我在为自己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早做好了吃苦受累的心理准备。备战雪域高原,铸就不朽人生。“西藏,我来了。”我在心里默默地欢呼。7月3—30日,雪域的美丽没有想到,自格尔木至那曲,大漠风光,雪域风景甚是美丽。在进藏期间,我们坐的是大型巴士,因为青藏铁路的全线动工,我们进藏常常被堵,这反倒让我们有能机会下车一睹草原盛景!自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都是雪山、草原紧紧相连。一路行来,尽是碧绿无尽的草原,常常有一条明镜般的河流迂回紧伴着我们前行的公路。天边横飞一片乌云,很快便有豆大的雨点直击车窗。但窗外墨绿的草原上,吃草的牦牛依旧懒懒的,早就习惯了草原上这随意任性的洗礼!高原上,让初来乍到的人很难预料的是:虽然是大漠草原,却不乏青山绿水,牛羊成群。沙漠里仍然有河流、小湖,大雨过后,天气放晴,几只野鸭在车窗外的小湖里来回游玩,看样子它们早认定我们是善意的过客,一点惊怕的样子都没有。我们进藏必须翻越的唐古拉山是一座奇特的山,也可说是一座不太友好的山。经过这里时,许多同事开始了高原反应,头晕,头痛,呕吐!缺氧很快成为我们这一行勘测人必须克服的重大困难。我的头也痛也很厉害,简直胜过喝吐了八两二锅头。除了高原反应,我们在那曲期间的心情,一如我们常常连日里所见到的都是圣景:碧蓝的天空,伸手拂去几朵云彩,便是草原上野马的狂奔,野羊的嬉戏,还有山鼠、野兔、大鹰,一幅和谐的风景画。牦牛,绵羊,猎狗,还有老藏胞,也勾勒出一道风景。有时工作累了,3、5几个伙伴或斜躺或伫立山坡。有时,我们看到:前边绿黄的草原横贯这一条曲折迂回的河流,河面不是太宽,7~8米,山的那头露出一个湖的小半边脸。有时,我们看到:远山,碧蓝的天空下漂浮着三五朵白云,山巅,透过笼罩的山雾,还看到皑皑白雪,正伸出几只触角——向山脚伸出了几条带雪的小溪沟。有时,我们看到:深蓝的天空下浮游着两片白云的点缀下,那神圣的藏胞祭祀台呼呼飘动的经幡更增添了你对高原的敬畏!有时候看到,眼前的三五游马,在青草地悠闲的游走,再加上野花上飞舞的那只蜜蜂,映衬在雨后闪亮的露珠里就更加诱人了!有时候,往远方看,远山脚下,还有七八只慢走欲留的归家的小羊,它们正与自己的小主人——一个小男孩在嬉戏。即便是夜行路上,也有非比寻常的高原夜色。一次傍晚十点,五十铃车带着我们在一条五十多公里的沟谷中穿行,斗盘大的圆月辉映车内明亮如昼,头顶的繁星仿佛伸手可得!那夜,我们一车的人都被这高原圣景给迷震了,当真有“不知何处是故乡”的感觉!8月23日,难忘的雨雪归家路“战胜雪域高原”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午四时,我们刚好完成当天的测量任务,滚滚雷声过后,紧接着是一层一层低矮的厚厚的乌云滚滚而来,我们今天没有昨天幸运:昨天虽然也下了大雨,但迎面飞来的雨却在我们跟前三百米急速转弯了。今天,不到二十分钟,黑沉沉的天空便如撒米般地投下了刺脸的雪籽。趁着黑云下的微光,我们放眼望去,只看到:偌大的草原空空如也,竟然连一处避雪的凹处也不曾有。于是我们只得就地围成一团,穿着有雨衣的伙伴在外面为光着头的兄弟遮挡风雪。风大雪大,草原上,似乎只剩下我们这群紧紧裹在一起的勘测人。还好,坚持了不到20分钟,我们的五十铃车像一个救星由远及近,冒着风雪来了。但,这却是一辆无篷的“战地”车,大家以最快的速度上车,手扶那仅存的四根棚架依旧紧紧得靠在一起,冒着风雪前进。车开出10多公里,我看见,整个大地都变成白茫茫一片。风刮着越来越紧,空气也变得越来越冷,我感到我的手慢慢变得了僵木,似乎失去了知觉。风雪,就这么一直下着。三个多小时后,我们总算赶回了“家”。今天的测绘任务终于圆满完成了。许多同事们紧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在淡咸的酥油茶的温暖里领略“家”的感受!

(来源:勘测之音)









































苏孜阿甫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qingshibao.com/sbln/938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