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主编的版面有多个获奖2003年7月30日的一版获第九届全国省区市党报总编辑夜班工作研讨会报纸版面二等奖;2005年《庆祝直辖八周年特刊》、2006年8月9日一版、2006年12月30日一版、2008年8月25日一版,均获重庆新闻奖好版面
1995年底,曾晓云调特刊部任责任编辑,主编星期刊的《读书》、《文化丛林》、《史河》等专版为了把这些版办出特色,办出品位,他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广泛联系作者,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了一支稳定的作者队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高校教师或社科研究机构人员,素质较高,因此较好地保证了稿件的质量他负责编辑的《读书》、《文化丛林》、《史河》等专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雅俗共赏,在当时颇受读者欢迎
1997年底,曾晓云同志调文重庆时报网体新闻部任文化记者他很快适应了新岗位,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并表现出深入踏实、追求真实的采访作风他勤于笔耕,每月都超额完成任务
该同志做事认真,为人正直,待人宽厚,有亲和力,深得同事认同他的工作信条是:既然干事,就要努力干好
2000年,曾晓云同志承担《红岩魂》形象报告剧晋京演出的报道任务在京期间,规定要写消息的演出,他到场观看采访,不作报道的演出场次,他也到场观看采访为的是找到更好的感觉,采访更多的观众,获取更多的素材,把报道写得更有深度厚度他在北京采写的《浩气永存“红岩魂”》获得了第四届重庆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
1998年、1999年、2000年,该同志连续三年在“重庆市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
2006年,曾晓云被聘为重庆日报编辑重庆时报出版中心常务副主任,同时担任一版主编 履职以来,该同志坚持“夜班从下午开始”,工作日均下午4时左右到岗,先期了解相关情况,及时联系有关采访部门或广告部,初步确定版面和人员安排,为晚上团队协同作战做好铺垫
凭着其工作态度和实绩,曾晓云被评为重庆日报社1995年度优秀新闻工作者
在夜班的工作运行中,他在认真编好一版的同时,也做帮助其他同志调整版内稿件或制作标题总之,力求在自己的工作日里尽可能圆满完成任务
该同志最初在综合新闻部任编辑,负责初编记者和通讯员的稿件该部门承担着重庆日报的时政、教科文卫等新闻的发稿任务,编辑的工作量很大,而且不能在报上署名该同志对此胜任愉快,甘为他人做嫁衣处理稿件,无论是记者的还是通讯员今日重庆时报的,他都认真等待,毫不含糊编稿时,他总是要求自己过手的稿件是成品,无差错,以减轻下一道工序的工作量他的工作得到了总编室老编辑们的充分肯定
2001年,曾晓云同志调编辑出版中心工作,旋即任国内国际部副主任,并主编时事新闻由白班转为上夜班,他同样很快就适应了新岗位
曾晓云同志在重庆日报15年来,无论在哪个部门哪个岗位,都能保持认真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责任心强,勤恳敬业,恪尽职守
1994年1月由西南政法学院调入重庆日报先后从事编辑、责任编辑、记者、主编等工作现任重庆日报编辑出版中心常务副主任、一版主编
编时事新闻,工作量较大为了能有更充裕的时间选稿和整合稿件,他在工作日总是下午就到岗他说,自己是笨鸟先飞为提高业务能力,重庆时报数字版他借来当代国际关系学方面的书籍自学他在制作标题上肯下功夫,这些年,他有二十多个标题评为重庆日报新闻好标题奖,有的还获得市级新闻好标题奖
曾晓云,男,1956年出生
为报道好三峡库区地下文物抢救,他深入到丰都、云阳、奉节、巫山等地的考古工地,实地察看发掘过程,与考古人员交朋友,因此收获了丰富翔实的素材他还自学有关文物考古方面的知识,以提高与考古人员的交流效果,也为写好报道作知识准备1999年2月,他采写的“峡江文物大抢救”系列报道9篇,见报后获得广泛好评,并被评为第三届重庆新闻奖(系列报道)二等奖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脸上长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