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时报_时报历史 > 时报简介 > 漫画生涯马得先生的戏画艺术人生

漫画生涯马得先生的戏画艺术人生

发布时间:2018-2-25 7:55:22   点击数:

隆重推荐:集贤文化艺术公众平台

集聚贤能?文化自律?传承艺术?品味生活

集贤文化艺术:全球最专业的中国文化艺术品传播平台,品味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话题:书法、国画、篆刻、音乐、品茶、陶瓷、赏石。传播正能量,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每天早上七点推送最优质上述内容,请长按上面   一段时间以来,“中老年周刊”的“漫画生涯”栏目一直在刊载关于高马得先生漫画人生的文章,阅读着那些文字,与先生相交的往事不禁浮现于前。

  年5月,友人到南京办事,我托他去看看江苏画院戏曲人物画家高马得先生。友人回来后说马得先生定于是年9月在南京举办画展,到时将邀我参加。可是到了10月份我还未接到请柬,心里便忐忑不安起来。于是我拨通了马得先生家中的电话,那是其夫人陈汝勤老师的声音。我问:“马得先生身体怎么样?”“老先生已经走了。”我听后心头一紧,怎么这么突然?后来才知道,马得先生7月因感冒发烧引起肺部感染,于9月21日离开了他热爱的画笔和色彩纷呈的戏曲人物,享年89岁。

  与马得夫妇的相识,大约是在年左右,缘于一次拍卖会。拍卖会上,有两张戏曲人物的小画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幅《春草闯堂》、一幅《昭君出塞》,人物传神、笔精墨妙,一看便知是江苏国画院高马得先生的作品,于是我将它们一起买回。赏读作品时,我萌发了同马得先生联系的想法,便给他写了封信。信发出后不久,我收到了回信,是陈汝勤老师代笔,随信寄来一套马得先生水墨人物画的明信片。此后,我便同马得夫妇常有书信往来。一天,陈汝勤老师打来“上次给你寄去的那张画,酒坛子上的‘喜’字忘了写,你把画寄回来,字补上后再给你寄回去。”还说,他们年纪大了,书信的回复可能会慢一些,也请我谅解。听了这些话,我心里热乎乎的,两位先生办事如此认真,为人厚道,让我深深感受到老一辈文化人良好的品质修养。

  我住在陕西宝鸡,为了让马得夫妇了解宝鸡,我时常给他们寄一些土产和民间工艺品。在收到凤县大红袍花椒后,他们来信说:“大红袍真好,香味太浓了,满屋都是椒香。”对于凤翔的泥塑、千阳的布艺,他们更是爱不释手,他们特别喜欢那些原汁原味、色彩浓郁、充满乡土气息的造型和以墨线勾勒的寓意深邃的纹饰。我想,他戏画中那些色彩斑斓的舞台人物,与民间美术的蒙养是分不开的。我曾邀请马得夫妇到宝鸡做客,陈汝勤老师回信道:“年曾到过宝鸡,是等车去重庆,待了一个多星期。宝鸡好像是个山城,其他印象记不清了,现在大概发展得不错,有机会一定去看看。”没想到,竟成憾事。

  马得先生以戏画著称,他在艺术实践中将传统的写意笔墨同漫画的夸张幽默结合起来,形成了笔墨凝练灵动、色彩鲜透淡雅、人物简洁传神的寓庄于谐的画风。

  马得深谙人物画的神韵除却形象、色彩、笔墨意趣外,最生动、最微妙、最有表现力的莫过于眼神。要善用眼神和神采来刻画人物,画中之人既不能千人一目,也不是具象工写,而是用写意的方法融入戏剧脸谱的意念,以点、线、块概括出不同的眼神。英雄豪杰粗线墨块写出眉须,面部墨气烟染似戏曲中的花脸,粗狂、豪放;旦角小生则长眉细目、斜飞入鬓,展现出生旦儒雅秀美的情态;丑角刻画注重其滑稽之后浑然不知的神情,眼睛不勾眶,不带眼白,以焦墨点成圆豆形,眼神流露出滑稽之状,诙谐风趣,让观者在微笑中得到欣赏满足。

  马得戏画可分为粗犷豪放、秀美娴静、诙谐风趣几种类型,其最大的特点是形神毕现、意趣盎然,一招一式活灵活现,让人过目难忘。他笔下粗犷豪放的戏曲人物大都是以身段的夸张或收敛为造型,用粗放的线条、大块的墨色勾勒人物、渲染画面,把其豪迈不羁、风尘悲怆的情怀描绘得栩栩如生。如《自古英雄爱酒家》中的武松,身段收敛,罗帽皂靴、腰带紧束,跳上桌凳抱起酒坛开怀畅饮:“说什么‘三碗不过岗’,喝你个倒海翻江”,豪爽之气尽现笔端。青衣小帽的店小二,惊得胡子翘起、双眼发直,差一点儿将手中的酒壶打翻。画面气韵生动、线条洒脱,酣畅的水墨配以鲜亮的颜色,一下子把人物的神采提了起来。而《醉钟馗》(见图一)的布局一反常态,既没有嫁妹的场景,也没有怒目拔剑挥斩的动作,而是身着红色官袍、眉须浓茂的钟进士,不知为何事高兴,喝得醉烂如泥、人事不省地坐在地上。因酒意发作,黑色的官帽几乎掉将下来。漫画笔意写成的两个大头娃娃,男娃用力搀扶,女娃怀抱贴着“喜”字的酒坛,笑盈盈地向钟馗走来。画之左上角几棵绿荫芭蕉更增添了村野趣味,气氛喜庆,人物诙谐。对于这类动感较强的写意人物,先生用线奔放自如,但又十分准确,七横八竖的线条看似不经意,然而却又都在法度之中。先生极善于以绘画之静态表现舞台之动势。

  马得画戏,特别是武戏人物,爱画带酒的情节,可他自己却又不嗜饮。他喜欢黄山谷的那句“醉时吐出胸中墨”,认为人在饮酒微醺时,美的意识常会在这种解脱释放的状态下发挥出来,一幅作品画毕正要搁笔时,顺手扯上一张纸信笔涂来,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笔下的人物常是水墨杂下、浑然一片,乍看木讷浑沌,眉毛胡子一把抓,细读来却层次分明,人物神态深邃,别有一番意趣。《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时迁,《三国》人物曹操、关羽多为如此而作。

  而丑角也是马得戏曲人物的主角之一,其在戏中的插科打诨,起到了烘托场景、调节气氛的作用。由于长期从事漫画创作,马得先生意识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幽默因素。他对丑角人物有种特殊的偏爱,认为丑角的滑稽是在不自知的状态下、无所顾忌地表现出来的,越是真诚,就越发滑稽,人物天性越是能够自然流露,也就越让人喜爱。《春草闯堂》中的知府胡进愚忠唯上,《七品芝麻官》里的唐成幽默机智,《孟姜女》中守城官吏对孟姜女同情中的无奈等等,都以独有的表现形式让人物的天性流露出来,起到寓教于乐、谐庄互用的作用,也显示了马得先生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和概括能力。

  马得先生的水墨写意人物简约空灵、戏味浓郁,有一种童心未泯的质朴及“空山无语,流水花开”自然天成的意境。马得先生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但他的戏曲人物会永远留在人们心中,正所谓“人生不朽是丹青”。

  由于马得非常勤奋,常常是“废画三千”,从近百幅画中挑出几幅成品,因此,他的创作量非常惊人。粗略估算,他留下来的画作当不止万幅。这些画作目前在北京、港台等地都相当受欢迎。香港城市大学还有教授专门研究马得戏画。

  昆曲《牡丹亭》是马得画得最多的题材,其中的《惊梦》《游园》《拾画》都是多次构思、化繁为简的精致之作。杜丽娘与柳梦梅“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重情思想和色彩纷呈、璨然如锦的戏曲舞台,浓缩于尺幅之间,铺排出一幅幅生离死别、凄美缠绵的图画景观。《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见图二)呈现了诗一般的意境:杜丽娘色调淡雅,细目入鬓,水袖掩面。游园后心中泛起波澜,梦见一个手执柳枝的书生向她走来。牡丹亭畔、太湖石边,幽会中的喜悦和少女的羞涩,以及梦中书生对杜丽娘的千般爱恋,万种温情尽在笔墨之中。

  说到这里,有必要梳理一下马得的艺术创作历程。早在年,高马得跟随长安画派开创者赵望云,并受其感染树立“习传统、写生活”的艺术思想。抗战爆发后,马得从贵阳转至重庆,与叶浅予、张光宇、沈同衡等编辑《商务时报》和《新民报》的副刊“星期漫画”,呼吁民众抗日,针砭社会时弊。他从汉画像中吸收艺术营养,坚持画速写,以中国传统水墨笔法创作漫画、戏曲人物画和农村风情画,达到了极高的文人画的艺术境界,影响了全国一大批后学者。他的系列漫画“苗夷情歌”、“大城故事”、“新列仙酒牌”,是中国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社会风情的缩影,被南京、上海、重庆、香港等地媒体争相连载,并荣获中国漫画金猴奖。他以水墨画记录下近百折昆曲,并捐赠了多幅作品给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他为少年儿童创作的“三打白骨精”连环画,被人民美术出版社译为法文、日文等。

  如此丰厚的精神遗产,马得的家人希望还是要完整地呈现给百姓。陈汝勤坚定地告诉记者:马得走与不走,画展肯定还是要办的。大概明年吧,她会把马得最精彩的作品整理出来,奉献给大家。本报记者冯秋红

  高马得简介

  高马得,祖籍南京,年生于江西赣州。因生于马年,母亲属马,马年得子而取名马得。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漫画著称,多年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年调入江苏省国画院,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由北京、上海、江苏、香港、台湾等地出版个人画册,近年来又出版了《画戏话戏》、《画碟余墨》、《马得水墨小品》等。

  马得先生长期专攻戏曲人物画,以漫画夸张、概括的笔法创作了形态各异的戏曲人物形象,笔墨简练洒脱,形象生动传神,情趣妙生,耐人寻味,在美术界和戏曲界享有很高声誉。曾荣获中国漫画金猴奖。他以水墨画记录下近百折昆曲。年7月,《马得昆曲画集》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等部门颁发的最美图书奖和插图金奖,并被当做国礼赠送给第28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年7月,马得昆曲戏画艺术馆落户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马得先生将自己几十年来创作的《牡丹亭》、《西厢记》、《十五贯》等戏曲绘画精品幅捐赠给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同时捐赠的还有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珍藏的昆曲典籍《六十种曲》、《盛明杂剧》、《缀白裘》等。

  年起,高马得的漫画、人物画极受大众欢迎,成为雅俗公赏的艺术精品。年,《三打白骨精》彩墨连环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中心ACCD(在日本东京)举办的儿童读物插图评奖会上获儿童读画物首画奖并出版。日本出版的《获奖作品集》收其八幅作品。《三借芭蕉扇》彩墨连环画在江苏省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会(-)上获一等奖并出版。《鬼趣图》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漫画展,选入《东风压倒西风》漫画集。其后又出版有彩墨组画《十五贯》。彩墨连环画《宝葫芦》《三借芭蕉扇》《东郭先生》《牛郎织女》《蛐蛐》由外文出版社以美、法、德、日文出版。五十年代创作的具有民族作风的漫画作品,如《鬼趣图》、《郭列仙酒粹》、《民间卦签》等多组作品,获年漫画“金猴奖”。

  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当代著名漫画家杂文家幽默小品”《画碟余墨》,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马得水墨小品》一套四册(戏曲、儿童、诗志、生活),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公开大型画册。

  马得先生是中国漫画史上一个不可回避的人物。在任何一个时代,他都有优秀的作品为人称颂。解放战争时期,他创作了《倒骑驴客》、《伏虎记》等佳作,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进步立场和作品的战斗精神。他的系列漫画“苗夷情歌”、“大城故事”、“新列仙酒牌”,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社会风情的缩影。20世纪60年代,他的《美国对弱小国家的“技术援助”》,是漫画战斗传统的发展和延续。尽管在“文革”中遭受迫害,但是在“四人帮”倒台后,他又焕发了艺术青春,创作了《旧笺新释》这样形式独特、内涵深邃、民族风情浓郁的优秀漫画作品。

感谢大家支持









































白殿疯不怎么白了
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qingshibao.com/sbjj/991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