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沙坪坝区庆祝第32个教师节表彰大会在重庆一中举行,余名“十佳校级干部”、“十佳优秀教师”、“十佳班主任”等余人受到表彰。
这是对全区坚持“以最强的师资支撑最大的民生”和“让每位教师都优秀起来,让优秀的教师更卓越”为理念的最好注脚。
其实,一个教师能在专业领域内走多快,毫无疑问,取决于他的“成长力”。
一个团队能在研究领域内走多远,毫无意外,取决于团队的“向心力”。
不可否认的是,教师和教研是一个学校的办学灵魂,在沙坪坝区很多中小学校,师资培养和校本教研都有自己的特色。
今天,我们不妨将视角延伸至部分优秀教师团队,来打探下他们的最强学科团队成长“修炼法则”。
■
“修炼”关键词:创新重庆一中数学教研组
从“玩好”数学到数学“好玩“他们一直都很“拼”
年6月,得知“重庆市高中数学课程创新基地”申报成功后,重庆一中数学教研组的所有成员兴奋的抱作一团。但兴奋之余,如何打造好并利用好创新基地,从“玩好”数学到数学“好玩,又给每一个成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这样的思考下,以“学生实践创新中心”、“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智能多项互动系统”的“两个中心一系统”的三维构架被提上了基地建设的日程。教研副组长邹发明说:“无论是教师的发展还是系统的构建,向上托举的都是学生本身”。
在学生实践创新中心,“数学博览室”将为学生提供了学科报刊杂志和专业书籍,“数学体验堂”里,几何变形等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图形计算器等多功能设备的演示,变得更加立体直观。而在“数学名人堂”,身边的数学“名人”也将激励着新一代的一中学子。
教师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时代在变,教育理念在变,“一只粉笔打天下”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除了青年教师的培养,重庆一中数学组的64名成员都在创新。在基地负责人杨祖旺的带领下,老师们不仅在教法研究、教材研究等方面下功夫,还将教育数学心理研究也纳入了研究重点。
在邹发明看来,从学生心理着手,对数学有畏难心理的学生来说,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未来几年,随着数学创新基地的不断建设,“智能自主学习平台”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线上优质课、精品题库等资源。
重庆一中数学组
“修炼”关键词:开放重庆南开中学化学教研组:
从课堂到“实验室”他们让南开情怀融筑世界眼光
“维生素C真的有抗氧化功能吗?”
“自来水到底是不是纯净物?”
……
每天,南开中学化学实验室里总是聚集了很多对化学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在南开中学,你能看到这样一个有趣现象:上课之余,老师们“研究”学生时也是在实验室。
为此,全国优秀教师、中学研究员、化学教研组组长龙云海坦陈,时代在变,教研组的每一个老师更需要成长与创新。
作为刚入校的化学老师,卓峻峭在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带领下,开始了系统化的培训计划。
但这样的“成长”,不仅仅局限于新教师。贾龙贤与王茜这对“夫妻搭档”已经成长为骨干教师,但即便如此,他们依旧要进行“研究课”的准备。在经过全组成员的观看与讨论后,他们还需要进行反复的改进与完善。
“学化学不仅仅是为了高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培养探究实践精神,我们要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学生”,一直以来,南开化学组全体教师的团结与创新,为学生开辟了一方自主探究的“沃土”。作为重庆市化学创新实践基地,丰富多彩的化学选修课、全天开放的化学实验楼,成为了学生探究实验的好去处。
而针对高二年级年级的学生,化学创新实验大赛更是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多元的创新实验平台。在这一点上,”高级10班的谢克力深有体会。在经历了20多次实验才成功析出“晶体树”后,谢克力感慨说:“亲自动手实践后,才能感受化学的奇妙之处”。
“修炼”关键词:协同重庆七中地理教研组:
从诗情到画意他们让学生拥有诗和远方
“我是安第斯山脉绵延九千公里的逶迤,你是厄瓜多尔不曾停歇的花季。我在板块间挣扎奋起,只为你四季如春,荼蘼不已……”在重庆七中,一场关于“地理的表白”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作为重庆市首个地理课程创新基地,地理组的老师们带着学生重庆七中的学生们“玩地理”、“赛地理”的氛围,已成为一种“常态”。学生不仅能够在“玩地理”中感受到地理学习的”诗和远方”,还能在“赛地理”中,掌握更深层次的地理知识。
如何才能让学生“玩地理”?在课堂上,已经连续带了4届高三的周阳开启了“偷懒”模式。课前十分钟,周阳会让学生围绕地理知识进行“地理新闻播报”,而为了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地质地貌,他还会带着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里观察不同岩石标本的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
在课外,种类繁多的地理社团更是为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地理提供了多元空间。在地质地貌社团,学生化身小小“讲解员”,为全校师生进行地质地貌的科普宣传;在野外考察社团,学生运用地理所学知识自行设计考察路线,用地理的眼光观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在天文社团,学生可以用专业的天文望远镜观测神秘、深邃的宇宙。
除了“玩地理”,地理组的老师们还带领学生“赛地理”。在陈道华和刘明炼等老师的带领下,重庆七中的在全国第11届“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技大赛中成绩突出,其中一名同学获得“地球小博士”称号,18名同学获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陈啸原同学获得铜奖。这些只是他们成绩的一小部分。
在重庆七中地理教研组的共同努力下,“玩地理”、“赛地理”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每一个细节中。对于学生而言,地理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简单枯燥的理论,更多的是在生活中寻求地理最朴素的“美”。
“修炼”关键词:信任沙坪坝区高滩岩小学语文教研组:
从学科到整合他们拆掉语文课堂上的“围墙”
“你真棒!恭喜通过阅读关”。
在一年级一期的语文期末考试上,高滩岩小学的学生们展开了一场以“游园闯关”为载体的语文期末考试。识字关、阅读关、朗诵关……通过学生每通过关卡的表现,作为评委的老师和家长将在“闯关卡”上盖上不同等级的印章。
高滩岩小学不仅拆除了教室的“高墙”,将考场搬到室外;还用“自主识字教育”代替了传统的识字教学,学生在“玩卡”的过程中就能自轻松识字。据陈娱介绍,“仅仅一学期的时间,一年级的学生不仅提前一年完成了字的识字任务,而且阅读量也高达多万字”。而这些,仅仅只是语文教研组改革的第一步。
有了识字基础做支撑,一年级的孩子们开始进行“大单元整合上课”。集体识字、汉字文化课、绘本阅读、朗诵训练……从前一节课中“听说读写”的杂糅,变成了主题化的专项训练。经过这样的“变革”,学生到了四年级,一个学期的阅读量已直线飙升至万字。
除了自主高效的课堂,“校园文学社”更是成为热衷语文的学生的又一个“乐园”。6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品课程:在1至3年级的“种子班”,王芳老师正带着孩子们体验“我是大明星”的趣味活动;而在4至6年级的“新芽班”,学生们化身“小记者”和“主持人”,有模有样的做起了新闻播报。
在高滩岩小学,语文教研组所打造的自由个性、多彩多元的语文自主学习体系,早已将孩子们的感官带出了教室,让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体验中,修炼出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敏锐灵动的心、一副新鲜活泼的文笔。
教育观察
不忘初心,最是“团队”能致远!
一个人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对于个体教师的成长而言,除了基于内心觉醒的“自成长”,还需要团队的熔炉锻炼。
无论所处哪个位置,都离不开“修炼”。通过探访沙区部分中小学校,让我们看到,无论是个体的优秀,团队的卓越,还是沙区“名师引领,群星闪烁”的发展图景,都可以回归到教育的初心去探寻成长的路径。
通过本期探访的优秀学科团队,让我们敬畏专注的力量,合作的力量,这也是沙坪坝成为教育高地的重要原因。
无论时光荏苒,还是流光飞逝,当我们回望学科团队成长路径时,他们又继续躬耕于讲台,迎着晨光,伴着灯火,将满腔热血奉献在沙区的每一个校园角落,平和而有力量,踏实而有方向。
来源:重庆时报
沙坪坝教育
石家庄治疗白癜风医院治白癜风济南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