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于10月21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强调。他指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习近平指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个伟大理想前行。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习近平强调,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长征向全中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的、以共产主义为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长征路上的苦难、曲折、死亡,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坚不可摧的。
习近平强调,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永远为了真理而斗争,永远为了理想而斗争。
“一张报纸定乾坤”改写红军长征轨迹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改写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对于这样一次史诗般的奇迹,有许多回忆录,有许多研究成果。但如果要找寻当时人们对长征的纪录与评说,则非《大公报》莫属。
年9月初,长征汇总的红军突破川西北与甘肃交界的腊子口,打开了进入西北的门户。9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率领中央红军继续前行,来到甘肃南部的一个小镇哈达铺。
在哈达铺,红军将士吃上了两个多月来的第一顿饱饭,部队得到一定休整。然而,到哪里去?是每个红军战士都迫切关心的问题。从年长征开始,在长达一年的时间,他们始终要找一个家的方向,要找一个落脚点。
此时,红军将士在哈达铺邮政代办所找到的一批报纸影响了革命的进程。其中发现的《大公报》上,刊载了徐海东与刘志丹会师的消息。这些内容引起毛泽东的高度重视。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马文瑞年在《人民日报》上撰文回忆道:“年9月21日,毛主席在甘肃哈达铺缴获敌人的天津大公报上得知:‘全陕北23县几无一县不赤化’……引起了毛主席的极大重视。”
四天后,中共中央在哈达铺关帝庙召集了中央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在会上,毛泽东抖落着《大公报》,宣布了他的决定:“我们要到陕北去,那里不但有刘志丹的红军,还有徐海东的红军,还有根据地!随着中央红军的到来,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蓬勃发展,孕育出中共领导的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摇篮。
张闻天夫人刘英也曾回忆:“年9月,红军长征到达甘肃的哈达铺,在当地邮局得到不少报纸,主要是七八月间的天津大公报。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人翻阅这些报纸,得知陕北有苏区根据地……长征以来,中央一直想找到一个落脚点,创立新的根据地……现在,就决定到陕北落脚了。”
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方汉奇曾说,毛泽东就是在哈达铺看到了《大公报》,才决定去陕北,陕北有刘志丹、有红军。这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段佳话。
甘肃哈达铺纪念馆里毛泽东手持大公报的雕塑
哈达铺,被誉为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今天,这个转折点上的那个小小邮政代办所还保存完好,当年的那一期《大公报》,也在纪念馆里展览着。人们漫步在幽静的老街上,路过这个神奇的邮所时,一定可以感受到那一张报纸的千钧重量。
范长江:报道长征第一人
大公报记者范长江笔录长征历史第一人范长江,原名范希天,出生于年,四川内江人,是中国新闻界的先驱与楷模。年,范长江加入《大公报》。他向报社总经理胡政之提出,计划到西部考察,得到了胡政之的支持。
范长江的西北行历时十个多月,行程达一万两千公里。他用一手的调查报告向国人讲述了西北的真实面貌。西北行途中,范长江一直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