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时报_时报历史 > 时报简介 > 全国三农媒体山西行访谈没有印

全国三农媒体山西行访谈没有印

发布时间:2016-11-25 0:59:49   点击数:

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秘书长魏小兵:

晋城用超前创意把产品做成产业

魏小兵说:“早知道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这次来对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山西有了全新认识。”

“山西和江西同为革命老区,我对山西的印象一直很好。”魏小兵是江西人,她说:“革命老区也有很多很时尚的东西。”在泽州珏山文化创意展示园,泥塑、铁壶等代表晋城传统文化特色的展品一一陈列,受到采访团成员的追捧。魏小兵在详细了解产品的制作后饶有兴趣地指出,文化既是一项产业,也是一项工程。晋城用先进的理念、超前的创意、精美的包装把文化产品做成文化产业。“文化创意园区一头连着科技,一头连着文化,一头连着旅游,既是生产基地,也是创业基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很有前途。”

谈到农民报的未来趋势,魏小兵说,服务好全国“三农”新闻宣传工作者的成长成才,为“三农”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新闻舆论环境,是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的核心定位。眼下,立足复杂多变的舆论生态和急剧变革的媒体格局,协会从自身的角度打造出三大平台:搭建共同学习平台,交流研讨新闻业务,借助异地采访活动,拓展视野、启迪思路、锻炼队伍;搭建发展经验研究平台,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探索涉农媒体独特的融合发展规律和路径方案;搭建共赢共享平台,发挥不同媒体的各自优势,整合资源打造多元发展品牌活动,推动涉农媒体实现转型升级。

《南方农村报》总编辑陈永:

把阳城的农业嘉年华引入广东

“第一次来到阳城、来到农业嘉年华,感受到独特的魅力与欢乐氛围。”陈永看完后对当地以“融合农业”模式打造的“创意农业”赞不绝口,“这个项目有意思,我准备好好了解一下,时机成熟后引入广东。”

  作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龙头引领项目,农业嘉年华将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创意农业融于一体,是拓展现代农业实现形式、发展方式、运行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新实践。阳城与北京门头沟集团合作,把北京农业嘉年华这种娱乐方式融入农业节庆活动的模式引入阳城相府庄园,通过本地化改造将农业生产、生态、休闲、教育、示范等多功能呈现出来,旨在叫响、点亮悠然阳城这一主打品牌。

  “阳城‘围绕旅游做农业,围绕农民抓旅游’的思路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借鉴,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如今旅游业火热发展的同时推出特色旅游,打造自身品牌优势,同时也为区域文化开辟了一条向外传播和发展的道路,带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陈永随后说,山西各地都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如何很好地发掘和利用,如何打造自身特色吸引游客目光,值得深思。

《陕西农村报》社长焦永兴:

围绕农业抓旅游值得我们学习

焦永兴说,陕西和山西作为相邻省份具有相似的省情,农业结构有着极其相似的特点。在如何将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面临着同样的课题。

焦永兴认为,晋城有着很强的地域特色,这里的传统产业已经不再是低端的代表,而是已经渗透融合进旅游服务业等高附加值行业中。比如,当地出产的黄芩、山茱萸、山楂等特色农产品,经过深加工,生产出保健茶饮、保健食品、保健酒等产品,逐步形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了一大批农民致富。这些都得益于当地政府全力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使晋城农业迈向精品化、特色化的同时,也逐步拓展成为一个“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围绕农业做旅游、围绕旅游抓农业的思路,是很值得陕西省学习借鉴的。

焦永兴表示,作为“三农”媒体,我们也要适应发展新常态,不断发展创新,加速报纸和新媒体的深度融合,要形成新媒体集群矩阵,以便更好地报道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成就。

《农村新报》总编辑李明照:

精神需求催生乡村旅游大市场

通过几天来的走访,李明照认为阳城、泽州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全域旅游”发展上会大有作为。他觉得在几个中部省份当中,山西在开放程度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方面还有些慢。但是,山西正在体现出非凡的勇气:山西错过了煤焦铁黄金十年的转型发展的最佳时期,但是不会再错过现在。从这可以看出,转型发展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值得称道的一点是,山西是全国的旅游大省,地上文物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加上近年来乡村旅游市场的不断升温,将会为山西省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李明照认为,在此背景下“三农”专业媒体可以大有作为。做旅游,特别是做挖掘历史文化方面的旅游,这些资源都在乡村,因此作为专业媒体,应该用开放的思维看待它,而不应该传统地看待农业农村农民。他觉得全中与“三农”直接有关系的人口比重非常大;同时按照与经济的相关性来讲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城市,工作方式已经由过去的加班加点逐渐变为提高工作效率,人们的假期变得越来越多,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外出休闲、旅游,变追求物质生活为追求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这为大力发展县域旅游、乡村旅游带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期。李明照说,当人们看到一个地区旅游发展速度加快他,那一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农民报》总编辑单厚军:

我们有义务把晋城经验宣传好

“晋城给我最深的感受是,这里的‘三农’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三农’。”单厚军说,“围绕旅游抓农业、围绕农民抓旅游、围绕农村做业态的发展思路,通过‘旅游+农业’实现了农区变景区、田园变游园、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实现了‘三农’与其他产业的有效融合,是新农村建设的有益探索,同时又拓宽了旅游业的发展路径,给其他省的‘三农’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模式,作为邻省‘三农’媒体,我们有能力有义务把晋城发展的新探索、新成果宣传出去。”

单厚军表示,农民报社作为“三农”专业传媒,今后将严格按照“导向正确有力、内容科学实用、主业稳固提升、产业精准突破、团队和谐向上”总体要求,利用报纸、   王建鹏还认为农报的发展和传统媒体一样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媒体融合是必然之路。而全媒体融合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炒作,需要媒体从业人员既要从观念思路上进行更新和转变,又要从自身素质上提高和完善。全媒体融合对采编人员的前期现场采访和后期的技术制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可尝试与经济效益挂钩,或许能尽快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中国渔业报》社长汪文:

农业市场化推广仍需继续探索

汪文在谈起本次活动时,感受良多,他说山西农民报提供的这次走访机会很难得,在很短时间内,去最近距离地接触村庄和村里人。

  这次采访,由于时间关系,和村里人的接触、交流很有限,却依然感受到村庄里的发展活力、市场活力。在山重水复的偏僻村庄,村里农民凭借电子商务平台,把自己手里的各种农产品送上大市场。这种自力更生、有胆有识的闯劲,让人对当地农民有了新的认识。

  在阳城国际徒步大会的开幕式上,看到外国徒步爱好者,当地的青年学生很兴奋,他们不是在远处观望、窃窃私语,而是落落大方地走上前去,同这些外国友人交谈。显然,这些青年学生的视野早已越出了山村,走向世界。

  “山西农业确实需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惟有如此,农业才能在农民生活实现小康的过程中发挥足够的作用。”汪文说,“但从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农业的市场化发展之路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如品牌问题。品牌在市场上的建立,必以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为基础。而现有的农产品品牌,大多停留在产地标识的意义上。令人鼓舞的是,阳城农民已经办起了农业嘉年华,开始在品牌农业的发展方向上前进。渔业报作为全国渔业唯一的一张专业报,愿意为山西品牌农业的发展尽自己的职责。”

《中国畜牧兽医报》社长刘波:

发展特色农业要做好宣传推广

刘波告诉记者,山西119个县他几乎全都跑遍了,原以为很了解山西的基层情况。但参加这次活动,让他对山西的转型发展感到惊讶,山西以前是能源大省,现在能改变思路把农业做大做强做出新意,将来必然能在农业产业上大有作为。

刘波认为,山西应当在“特色”方面做文章。他说:“我们这几天所走过的村镇各有特色,在这样的资源基础上发展特色农产品一定会有市场。”刘波说,发展特色农业要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打响品牌,让全国都知道山西的特产,用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当然整个产业带动发展起来后,还要注意对农民的诚信经营培训,要做有“特色+品质+品牌+诚信”的山西精品农业。

另外刘波在参观中对山西把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发展的做法大加赞赏,他说山西本来就是文化大省,靠发展旅游业吸引人气,可以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地方风味小吃发展,同时还能带动相关的服务产业等,促进农民多方面增收致富,这条思路值得借鉴和在其他省份推广。

《四川农村日报》副总编辑杨红:

农业想象空间就是经济效益

在杨红看来,农业的发展是生动鲜活的,农业是有无限想象和提升空间的。阳城县发展农业嘉年华是创意农业的充分展示,泽州县依托名优农产品“泽州红山楂”“大兴小米”等,发展了一大批高效、低耗、无污染、无公害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她认为山西农业在这方面已经找准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找到了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思路。

杨红已经在《四川农村日报》社工作30个年头了,也见证了农村报的发展,她认为中央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还是非常高的,所以说农报还是很有希望的。农民的增收致富、农业的发展兴旺、农村的美丽繁荣是党和政府以及人民共同的期望和奋斗目标,农报人要带着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深厚感情去办报纸,在深度服务上做文章,农报还是大有可为的,也一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

《重庆日报·农村版》副总编辑张国勇:

对山西农业有四个想不到

张国勇看完阳城泽州现代农业和全域旅游的展示后,他谈到四个想不到:一是想不到山西的创意农业精品化集约化程度这么高,在阳城县农业嘉年华所看到的“江(姜)山多娇”和在泽州休闲农业示范园所看到的“年年有余(鱼)”造型,给他的印象都特别深刻。张国勇在重庆日报区县部工作21年,对农村也是非常了解的,这种嘉年华展示的形势,他觉得效果是非常震撼的;第二个想不到的是,在山西农大与泽州县联办的专家大院,只要打个电话专家马上就到,这种高效率的科技支撑形式也是让他非常惊讶的;第三个想不到,政府对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引导和投入的幅度之大、增加的速度之快、重视的程度之高,也是他没有想到的;第四个想不到,在阳城看到半年种植香菇半年种桑养蚕一棚两用的形式,想不到传统农业在这里能做得这么活泼。

谈到农村类报纸未来发展的思路,张国勇认为我们的报纸,要办给农民看,还要办给为农民服务的人看。传统媒体一定要借鉴现代媒体的优点,多用图片语言,增强视觉冲击力,弥补报纸的缺陷。专业记者写稿件也要多品种多体裁,把采访的边角余料都用上,把新闻和报纸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报纸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农村大众》副总编辑曹君仁:

站在农民的立场去服务

对于农村类报纸的发展前景,曹君仁认为都市类报纸所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它们的市场萎缩应该也是最先从乡镇农村开始,这也在无形中给农报的发展和延伸让出了一些空间。

曹君仁认为,一定要站在农民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实实在在为农民着想,而不是站在城市人的角度、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农民,这其实是在自娱自乐。要了解农民真正需要什么、想看到什么、哪些是有用的,要把农民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把农民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把农民的问题当成自己家里的问题去认认真真对待。比如在教育方面,要大力宣传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的孩子优先选择职业院校,做新时代的技术工匠等等。要多







































正规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qingshibao.com/sbjj/334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