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法制日报在头版“方圆传真”栏目曝光了“百度推广”发布律师“钓鱼信息”的新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稿件被众多传统媒体、互联网媒体以及自媒体广泛转载。
然而,就在第二天,百度在删除了涉嫌钓鱼的律师推广信息同时,也屏蔽了几乎所有这条新闻的转载网页。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上海律协在获知新闻后,立即指令纪律惩戒委员会对涉事律师进行立案调查。
剑指百度
记者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以下信息:
上海一基层检察院的新闻干部
两个月前,我们在检索本院新闻时,就也曾发现检察院的名称被冠在了某律师的前面,于是立刻致电给律师和百度进行交涉,要求百度将相关推广信息下线。
上海一基层检察院的新闻干部
我院不久前审理一起组织卖淫案,犯罪嫌疑人交待,她们的招嫖信息就是通过百度推广出去的,当这条新闻通过检察院自媒体推送出去后,被广为转发,但所有信息立即遭到百度的屏蔽和封堵,时至今日,百度涉嫌推广招嫖信息的新闻“石沉海底”。
我曾多次接到百度推广的电话,称可以帮其推广招揽业务,并详细介绍了收费标准,被他拒绝。
上海某律所律师
徐某
始作俑者:百度or律师
那么,为律师推广“钓鱼信息”,
始作俑者到底是律师本人,
还是百度推广?
法制日报记者进一步追踪,
分别与涉事律师赵律师和百度打电话。
律师的反应
记者根据推广信息里预留的电话致电给了“胜诉率高的赵律师”,她在得知记者身份后,她这样回答:
赵律师
打错了
记者又拨通了推广信息预留的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电话。对方这样回答:
赵律师名叫赵瑾,是我们所的副主任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
工作人员
但是,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最终也拒绝了采访。
百度的反应
于是,记者联系了百度。其公关部的工作人员这样回应:
我公司在推广内容中使用了容易引发网民误解的关键词,目前推广账户已被下线处理。
从今以后,百度将在审核环节增加限制性策略,全面禁止律师行业在广告中出现引人误解的描述。
百度还将发起全球首个搜索引擎网民权益保障计划,因网络钓鱼等诈骗行为致使用户受到直接经济损失的,可向百度申请保障金。
百度公关部
工作人员
现在,打开百度,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提醒信息:
普陀法院的一位法官告诉记者:
普陀法院某法官
百度为了牟利,随意染指司法机关,甚至公开推广招嫖信息,在媒体曝光后,又不切实改正,反倒利用自身技术优势,进行屏蔽和删帖,实属无法律底线和无道德底线之举。
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在开展推广业务时,应该尽到审核注意义务,严格杜绝推广违法犯罪信息,还要严肃对待与国家机关相关的关键词搜索,防止个别不法之徒借法院之名搭便车作为牟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损害国家机关名誉。
上海律协的做法
与百度这种消极应对舆论监督的做法相比,上海律协的做法令人称道。
新闻曝光后,律协下属的纪律惩戒委员会立即对涉事律师立案调查,表示严格按照程序依法进行处理。
该律协负责人还透露,该协会自主研发了“上海市律师行业信用信息平台”,目前正处于上网调试阶段。
不久,该平台将向社会正式启用,到时能为广大群众解决‘找律师难、找好律师更难’的问题。
点开该网络平台,发现全市所有律师的执业信息一览无余,其代理的相关案件文书也可供查询,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打开某律师的“openlaw”窗口,该律师所有执业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清晰呈现。
资料来源:法制日报
法制日报重庆记者站
编辑:陈娟
邮箱:fzrbcq
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