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时报_时报历史 > 时报简介 > 泸州有座山城小镇,一到晚上就变成了千与千

泸州有座山城小镇,一到晚上就变成了千与千

发布时间:2019-1-19 12:45:51   点击数: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千与千寻中的场景

  网友“丫头妹谈人生”偶然来到古蔺出差,惊叹泸州竟有著名电影“千与千寻”中的场景,来看看她的见闻吧。

  游览太平古镇纯属偶然,其实本来只是想到古蔺县吃个麻辣鸡的。后来听老板说起这里,离得不远,就开着车找了过来。

  依山而建的古镇,乍看起来很像重庆那样的构造,但细逛下来,才觉得这里看起来像重庆,其实骨子里的气质,完全不一样。

  如山城一样的小镇,却又多一份古意

  太平古镇的房子都是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建筑多为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古朴而幽静。

  古镇由长征街、红军街和顺河街三条主要街道构成,青石板的古街道记录着每个过客踏过的足迹,两旁年代气息浓郁的老瓦房子散发出一股带青苔味儿的湿气。

  房屋以干栏式和吊脚楼风格为主,房屋山墙内外装饰有有富含平安吉祥、幸福万代等各种寓意的泥塑山花,和别的古镇又不一样。

  沿着阶梯状巷道缓缓前行,从古镇的顶端走到最下面的牌坊处最多也就1小时,把整个镇游览完,2小时足够。

  每一块砖,每一块门板都刻着那时味道,甚至很多生活用品都还是那个时代的。

  古镇的一些老房子被改造成了餐馆和客栈,价格比较亲民,如果时间允许,在这里住上一夜,也是不错的体验。

  太平古镇的红色记忆

  太平古镇最开始是因为河运便利而发展成为盐运码头的,那时候这里人口众多,经济也很繁华。

  80年前,四渡赤水战役改写了这座小镇的命运,红军四渡赤水历时72天,在古蔺县境内转战54天,张贴标语、宣传革命、分粮分盐,留下了大量的红色遗迹和革命文物。

  当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二渡、四渡主要渡口就在太平古镇。至今镇内仍遗留着许多当年红军的遗址,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

  如今的太平古镇是著名的红色影视根据地,《长征》、《战地黄花》、《四渡赤水》等影视剧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古镇上有一座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馆内珍藏陈列了红军部队印鉴、医书、面盆、马灯、号谱等珍贵文物余件。

  此外,古镇太平渡口还建有红军四渡赤水纪念碑,镇内还有“红军机要室”、“红军总政治部”、“总司令部”、“医院”、“红军银行”等红军遗址,都值得驻足。

  民间手工艺,是这里活着的历史

  太平古镇上居住着许多民间艺人,在一位嬢嬢的店里,会长又看见了小时候穿的虎头鞋。

  虎头鞋既有实用价值,也是一种吉祥物,据说小孩子穿上它,就能驱鬼辟邪、健康成长。

  这种鞋子做工复杂,剪鞋样、粘鞋帮、刻虎头,绣虎脸、纳鞋底、上鞋帮,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一针一线完成的。

  除此之外,这座小小的古镇还有苗族歌舞、古蔺花灯、古蔺扬琴、赤水河船工号子等民间艺术。

  如今去到古镇,还会有机会看到划龙船、耍花灯、牛灯、打连厢、唱川剧等传统文化活动。

  夜未眠,这里依旧迷人

  以前留宿古镇,夜里窗外都是黑黢黢一片。只有这里,老建筑被挂上了彩灯装饰,夜游古镇,又是另一种感觉。

  远望山上,彩灯勾勒出古镇的模样,很像台湾的九份,又像千与千寻的场景。

  灯光亮起,充当了路灯的角色。这个时候来的人不多,晚上走在小路上,远处树叶被风吹起的哗啦声都清晰可闻。

  当地美食

  古镇所在的古蔺县,似乎美食的名气要比景点大很多。

  首当其冲的是古蔺手工面,面都是人工揉制,再用机器压成形。这样的面条耐煮、不浑水、有劲道,干面条用牛皮纸卷成筒,带回家也很方便。

  还有会长最钟爱的麻辣鸡。鸡是当地的山鸡,肉很结实,酱料也是特制的,又麻又辣加上炒香的芝麻,感觉比火锅还过瘾。

来源:重庆时报网

责编汤颂编辑朱明桐









































专治白癜风偏方
白癜风涂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qingshibao.com/sbjj/1126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