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为推进西部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建设
启动了第二批共建工作
为统筹推进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在规划布局、项目审核等方面加强指导和支持,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推动共建广州、武汉、郑州等中东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的基础上,又在西部地区选取部分城市启动了第二批共建示范工作,分别与重庆市、新疆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云南省和昆明市、四川省和成都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西部地区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建设。
强化集聚辐射,推进重庆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建设。发挥重庆铁空水空联运优势,打造客运“零换乘”、货运“零换装”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推动建设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以江北国际机场为核心,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围绕果园等枢纽港区,打造铁公水联运基地,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依托铁路场站建设,强化设施配套,形成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推动向西开放,夯实乌鲁木齐综合交通枢纽支撑基础。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要求,打造乌鲁木齐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提升西向开放前沿的国际辐射和资源要素整合能力。加快建设机场陆侧综合交通枢纽,引入城际、城市轨道交通等方式,完善既有设施配套建设;建设中欧班列货运集结中心及国际铁路物流园区,优化场站布局,完善“一环四射”的高速公路网络,提升陆港枢纽集疏运能力;实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工程,基于换乘站打造多个大型枢纽综合体。发挥区位优势,提升昆明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的能力。打造昆明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需要。形成“1+2+X”(1即长水航空枢纽,2即昆明南站、昆明站铁路枢纽,X即若干客货运枢纽)枢纽格局,构建航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客运、常规公交等方式一体衔接、综合交通优势充分释放的枢纽体系,强化昆明作为“门户型”、“枢纽型”城市的功能,实现“带动滇中、辐射全省、服务西南”的目标。服务国家战略,优化成都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加快成都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实施天府国际机场综合客运枢纽,打造空铁公多式联运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实施成都站改造工程,新建天府站和天府机场站等铁路客运枢纽,形成“四主两辅”发展格局;稳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加快推动成都国际铁路港和集装箱铁公水多式联运工程建设,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和重要物流枢纽。
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实施示范工程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一项创新性工作机制,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增强一体衔接、综合服务、中转集散、内外辐射能力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快推动交通提质增效,更好地服务现代物流和旅客出行。(中国财经时报网)
德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提出的合作投资概念远远超过了传统贸易投资领域,进入了横跨各个经济领域、跨越贸易壁垒合作的新纪元。”在近日举行的德国法兰克福第19届欧元金融周“中国日”论坛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展中心亚洲办公室主任田中兼介这样定义“一带一路”的非凡意义。田中兼介表示,“一带一路”促进了创新,尤其是建立绿色丝绸之路,可以有利保护自然环境,促进沿路国家经济相得益彰地长期可持续增长。“创新不仅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G20杭州峰会在中国倡导下达成的共识”。田中兼介强调,“一带一路”首先会促进沿线地区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中国西部、中亚和南亚各国铁路货运。“中亚、南亚的基础设施需求很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几乎出现在所有这些国家的发展战略中”。欧洲作为“一带一路”的终点,在中欧班列推进方面不断发展。截至今年6月份,中国已开通中欧班列共计39条线路,逐步形成了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年,中欧间共开行班列列,中德间达多列。中德之间货运班列运载量达3万个集装箱,到年,预计达到每年约10万个集装箱。今年3月份,中国铁路同德国铁路签订备忘录,双方将在中欧铁路运输物流、加大集装箱列车开行力度以及第三方市场合作等开展合作。
中国中车已在爱尔兰、塞尔维亚、英国和西班牙获得铁路客车、货车订单;匈塞铁路已经开工,年建成后将成为中欧地区重要运输大动脉;旨在促进“互联互通”的新项目正在组织实施,其中德国敦豪集团(DHL)准备依托“一带一路”构建新的业务架构,推出成都—伊斯坦布尔、越南—中国—欧洲等运输线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亚洲和欧洲逐渐融合成一个整体。“欧盟提出的‘容克投资计划’和互联互通合作平台与‘一带一路’有许多契合点,双方可以实现对接,共同参与项目投资。”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表示,“一带一路”奉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在平等互利基础上谋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开放、包容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不仅是经贸互利共赢,更是促进和平稳定之举,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好事。杜塞尔多夫作为两条重要的中欧班列“渝新欧”“义新欧”的重要枢纽,将直接从“一带一路”中受益。“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正在改变杜塞尔多夫——杜塞尔多夫正在和中国一同发展。”杜塞尔多夫市市长盖泽尔指出,据德方统计,北威州已成为中国赴德企业投资的首选地,已有多家中资企业入驻北威州。与此同时,多家北威州企业到中国投资。“杜塞尔多夫乃至北威州,都是中德经贸合作的受益者。”因此,杜塞尔多夫市政府积极牵头,连同北威州政府及议会,于今年11月份发起了为期6天的首届“新丝路上的蓝色集装箱”活动。这也成为第一个由德方政府牵头发起的、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活动。除了提供部分活动资金和近平方米的活动场地,北威州议会还邀请了来自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希腊、意大利和德国等国的艺术家和学者,在集装箱改造的展示厅内驻留创作,通过书籍、绘画和工艺品等,展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风貌。“‘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之路,也是文化之路,通过文化拉近沿线国家的距离,深化彼此交流。”北威州议会副议长帕普克表示,只有民心相通,通过文化层面增进彼此的了解,才能减少隔阂,增加信任,增进合作的愿望。(经济日报)
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
投稿及合作:
qq.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看白癜风哪个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