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时报_时报历史 > 时报广告 > 环球时报到底是张什么报纸

环球时报到底是张什么报纸

发布时间:2016-10-24 23:29:13   点击数:

不同人对《环球时报》评价截然不同,支持者的关键词是:爱国主义、中国的声音、正能量;批评者的关键词是:民族主义、煽动仇恨、造谣。它饱受争议,但不可否认已是大陆最成功的报纸之一。

中央电视台新址向东1.6公里,是《人民日报》社大院,在CBD寸土寸金之地,这座大院闹中取静。经过武警站岗的大门,向东北方向走,紧邻花园是一座白色3层小楼。楼内装修简单,办公用具都是廉价货,除了一间会议室有皮椅,办公室连沙发都是布面座椅,青灰色的地板砖有的已开裂松动。

这便是《环球时报》中文版的办公地。《环球时报》从年搬到这栋楼后,就再没有装修过。与这座楼不相称的,还有它巨大的影响力,它以每天万份的发行量高居中国报纸市场销量的第三位,在世界上,它也被越来越多的国际政要谈起,它鲜明犀利的语言被外界认为同时传递了中国官方和民间的声音。

大陆网上有个广泛流传的说法,颇能代表《环球时报》在中国社会日益多元的声音中扮演的角色:“管理这个国家的人读《人民日报》;自以为管理这个国家的人读《环球时报》;认为自己应该管理这个国家的人读《南方周末》;认为国家已经被外国人管理的人看‘乌有之乡’。”

不同的人对《环球时报》评价截然不同,支持者的关键词是:爱国主义、中国的声音、正能量;批评者的关键词是:民族主义、煽动仇恨、造谣。

最具争议性的报纸

年1月15日18时,《环球时报》在网上发布了题为《日本首次明确将对进入钓鱼岛中国飞机警告射击》的新闻,称“日本防相小野寺五典在当天上午的记者会上回答中国香港媒体记者提问时明确表示,如果中方飞机进入钓鱼岛‘日本领空’,且警告无果,日方将可向中方飞机发射曳光弹进行‘警告射击’。”

4小时后,凤凰卫视驻东京记者李淼在网上质疑这条新闻的准确性:“文中的香港记者就是我,问题是我问的,但日本防卫大臣没回答,‘将发射曳光弹警告射击’,他连‘信号弹’‘警告射击’的词都没提,更别说‘明确表示’。这是部分媒体的延伸解释。”对《环球时报》早有不满的大批网民立即跟进称《环球时报》“一贯造谣成性”“唯恐天下不乱”。

《环球时报》迅速在其官方微博上以《朝日新闻误报?香港记者称日本防相没说要对中国飞机“警告射击”》为题反击,称其说法来自《朝日新闻》。这条辩驳让《环球时报》的大批支持者振作起来,称李淼“幼稚”未解读出日本人的真实意思,而反感它的人则更加愤怒,认为它把误报责任莫名其妙推给了《朝日新闻》——而在《朝日新闻》的原文中并未出现《环球时报》提到的内容。

尽管争议巨大,次日出版的《环球时报》仍然发表了题为《发曳光弹将把中日推向战争边缘》的社评。但在17日的评论版上,又用《日本,请别用谣言来壮胆》为题,委婉地纠正了此前的“发射曳光弹警告射击”说。

为什么要编造日本防卫大臣刺激中方民族情绪的表态?这种对其新闻准确性和专业性的质疑,多年来始终伴随着《环球时报》。曾有媒体从业者称,根据其对新闻源头的追踪检索,同样是摘录国外报纸,文摘型的《参考消息》至多只摘录或节选国外同行的报道,而《环球时报》则有可能将自己的文字嫁接在国外同行的报道上,完全改变其原意。

但质疑其专业性的新闻同行们不得不承认,《环球时报》国际新闻搜集和整理能力越来越强大,《环球时报》已真正做到了每日重要国际新闻无遗漏,无论是哪里发生的国际新闻,《环球时报》几乎总能让驻当地的记者或特约记者在第一时间发回自己的报道,除《环球时报》外,没有第二家报纸能做到这一点。今天,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新闻人,很难做到不在乎《环球时报》每天的报道。

在《环球时报》的反对者看来,它并非一家真正的媒体,只是官方的“传声筒”。在官方,也有人撰文称赞《环球时报》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争取最佳宣传效果”上有诸多经验值得肯定。但这类表扬,《环球时报》的编辑记者很难认同,他们的职业骄傲,显然不认为自己是宣传机器的一部分,尤其是,他们认为自己代表了中国民间真正的声音,质疑者只是观点与他们正好相反、被西方反华宣传洗脑的“精英”而已。

《环球时报》的争议性,令其采编人员易被同行孤立,在年《环球时报》越来越多参与国内报道后体现得尤为明显,碰到热点话题,《环球时报》员工——最著名的是其总编胡锡进和前编辑王文——在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时,往往会遭遇集中攻击。甚至胡锡进在从腐败问题到北京空气污染等热点话题上以批评者出现时,依然难获认同。

《环球时报》以评论方式介入国内话题,他们特有的叙事语言和逻辑往往能巧妙突破各种禁区,成为某些新闻事件的唯一报道记录者。《环球时报》前编辑王文曾骄傲地说:“我理直气壮地回复你们:你们在微博上的文字肯定会消失,未来的人们再来查询历史的时候,会忽然发觉,全中国的媒体中,只有《环球时报》用纸质记载了每段重大真实历史。在《环球时报》里,发现了每一个21世纪初的敏感词!这就是我们对历史的最好交待!”

虽然《环球时报》遭同行普遍质疑,但它的英文版,却在专业性上令新闻同行刮目相看,甚至赢得真正敬意:“它不但在英文水准上,明显较《ChinaDaily》和《21stCentury》高一些,在内容上它也更像一份真正的英文报纸。”

曾有人这样总结《环球时报》的封面头条的基本套路:“美日总有新阴谋,‘台独’又搞小动作”,但这个概括至少对年以后的《环球时报》已变得并不准确——《环球时报》封面报道涉及的题材越来越宽广,日益靠近其“报道多元世界,解读复杂中国”的定位。

如果市场是唯一的裁定者,它无疑是今天中国最成功的报纸之一。在传统媒体面临新媒体巨大挑战出现市场萎缩的今天,《环球时报》是极少数依然保持优良增长业绩的报纸。

《财经》杂志副总编何刚曾任职于《人民日报》国际部,他认为《环球时报》在每一个时期都“踩对了点”:在市场需要原创的时候,它及时提供原创;在民族主义受欢迎时,它贩卖了民族主义;而当社会需要观点时,它又贩卖了言论。

一份艰难崛起的“破报纸”

《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认为,他的前任何崇元奠定了今天《环球时报》的基本格局。

何崇元年出生在湖南省临澧乡村,幼年经历饥荒,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在村大队当团支部书记,后又在公社做文书,前后5年,直到年进入上海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他24岁之前的生活都在乡村度过。

何崇元的早年经历,使他形成了对《环球时报》编辑风格的独特要求:文章语言力求通俗,要让工人、农民都可以看懂。这种趣味和审美取向,与当时《海外星云》《青年参考》《世界之窗》《世界博览》等与国际题材沾边的媒体追求雅致的路线完全相反。

何崇元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人民日报》国际部,年1月,《环球时报》前身《环球文萃》由国际部成立,5个月后,何崇元任职总编,这在当时并非美差。国际部分出一间大办公室给《环球文萃》创业,国际部几个记者过来临时帮忙。创业骨干大多是《人民日报》的中青年记者,一位参与创业的记者回忆:没有办过报纸,每天都在摸索着走路。

这张报纸每周1期,4开8版,两页折叠,文萃气息浓郁,内容几乎全部是明星和猎奇,或国外的轶闻趣事,封面曾用过《毛阿敏为什么不嫁新加坡富商》,而《“死婴”长大要认妈》《梦上蓝天命归黄泉》《“土匪女王”进国会》之类重点文章也与新闻相去甚远。最初发行量只有2万份,能否生存尚是未知。

上世纪90年代初,“苏东剧变”后民族主义开始被意识形态选择,年底,学者何新在《人民日报》发表《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问题》,提出将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纳入意识形态的核心。年,《中国人可以说不》成为当年度畅销书,发行百万册,民族主义情绪在民众中开始兴起。

这些国内思潮演变起初并不为《环球时报》关切,国内都市报在这个时期开始兴起,《环球文萃》也在尝试着走都市报路线,但无论发行数量和讲花边故事的内容都无法入主流之眼,不少员工都有遭到同行奚落“破小报”的经历,一位女员工甚至在印厂受到嘲弄,一路哭回办公室。

何崇元不止一次回忆草创时的艰难迷茫:不知道该办什么样的报纸,不知道该办给什么人看。他向来以苦干和雷厉风行为行事要义,亲自推着自行车沿街叫卖,一方面鼓舞士气,一方面了解读者需要。当时编辑部所有员工都要走出办公室向报摊逐个推销报纸,并记录下都是什么人买了报纸,年龄、身份、有无建议。沿街卖报作为不成文的惯例,延续十多年,所有在何崇元手下工作的《环球时报》员工都有此经历。

年,《环球文萃》更名为《环球时报》,逐渐开始报道国际新闻。此时中国国内报道国际新闻的媒体为数寥寥,在市场上表现最突出的是新华社旗下年创刊的《参考消息》,此外还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的《世界新闻报》和《中国青年报》主办的《青年参考》。

这几份刊物都是以翻译外国通讯社或报纸文章为主,《环球时报》的国际新闻主要向《人民日报》驻外记者约稿,多是无法在《人民日报》上刊出的边角料话题。在地位和发行量上,不但《参考消息》以数百万份的发行量让《环球时报》望尘莫及,就是《青年参考》和《世界新闻报》数十万份的发行量也让《环球时报》难望项背。不过,后来者《环球时报》的优势逐渐开始显现出来。

《人民日报》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驻了记者,而《人民日报》固定的国际版每天能消化的稿量非常有限,许多驻外记者发回的稿子直接就转到了《环球时报》。何崇元当时付给驻外记者每千字数百元的稿酬,这在当时几乎是“天价”,它直接俘获了大批作者:中国驻外使馆的工作人员、各地留学生、外企员工,甚至驻外记者的夫人都成为《环球时报》的写手。

当时中国互联网不发达,民众了解国外的渠道非常有限,《环球时报》及时提供了新鲜资讯;并且语言通俗幽默,这些原创的国际报道令当时读者耳目一新,《环球时报》的发行量逐渐增长。

何崇元定立报道新闻的出发点之一是为国内读者提供信息、知识,在这个基础上,《环球时报》逐渐







































白癜风医院西宁哪家好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qingshibao.com/sbgg/262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