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

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时报_时报历史 > 时报广告 > 多因素影响下高管频变动金融租赁公司转型

多因素影响下高管频变动金融租赁公司转型

发布时间:2021-5-19 18:11:13   点击数:

 年伊始,金融租赁公司的高管人事变动仍在持续中。

  作为首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工银租赁的发展动向一直备受业内   1月初,广东银保监局核准了珠江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任职资格;重庆银保监局核准了中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副总裁的任职资格。

  金租公司频频换帅与租赁行业监管环境趋严、机构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以及转型压力增大等因素有关。新的高管上任或将给金租公司注入新的活力,并加快自身转型升级的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

  31家金租公司高管更迭

  事实上,上述金租公司的高管变动只是金融租赁行业的冰山一角,近年来高管的更迭已是常见。

  回顾年,据《金融时报》记者根据银保监会   上述50名有变动的高管所涉及公司中,不乏几家头部的金融租赁公司。比如,1月,国银金融租赁总裁核准升任副董事长;4月,民生金融租赁副总裁核准任职;12月,招银金融租赁总裁与招银航空航运金融租赁董事长核准兼任。

  值得一提的是,就出现较大变动的单个公司来看,仅年一年,苏州金融租赁就连换两位董事长;徐州恒鑫金融租赁在一年内更换了董事长、副董事长、总裁和副总裁等多位高管。华夏金融租赁原总裁升任董事长。此外,浙银金融租赁也更换了董事长和总裁。

  《金融时报》记者还注意到,就董事长一职而言,多家金租公司由股东委派或直接从公司内部进行选任。具体来看,除上述提及的华夏金融租赁外,苏州金融租赁新任董事长来自苏州银行,浙银金融租赁董事长来自浙商银行,渝农商金融租赁董事长来自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徐州恒鑫金融租赁董事长则是由副董事长直接升任。

  多因素影响高管变动

  究其原因,对于近年有增资扩股、变更股权结构或引入新股东的金租公司而言,相应地就会产生董事席位、董事高管的更换,属于正常的人事变动。

  也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在延续已有的战略布局和业务规划的基础上,金租公司通过新上任的高管,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明确公司的发展思路,明晰发展路径,借力推动自身的变革与创新;另一方面,随着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金租行业监管持续趋严,加之疫情的叠加影响,部分金租公司希望通过更换关键职位的高级管理人员,来积极应对内外部的不确定因素,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行业走向以及监管趋势等,以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推动合规经营,并着力进行转型发展。

  对于业绩表现不佳的公司而言,通过更换高管也是主动转变自身经营情况的一个常见方式。年,金租行业开始频繁更换高管的背后,已突显出机构陡增的经营压力。

  从各家金租公司的业绩来看,资产规模增速普遍放缓,特别是去年在疫情影响之下,部分公司甚至出现了资产规模、利润等指标的负增长,行业分化加剧。

  整体而言,背景雄厚、资源丰富、风控严密、服务综合、能力全面的金租公司更容易在行业内脱颖而出。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金租公司经营出现瓶颈时,董事长、总裁、总经理等职位的高管变动,会对公司的运营产生较快且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新任高管的发展思路会略有不同,从战略规划、组织架构到业务拓展都有具体的调整。

  压力之下转型提速

  在严监管趋势下,金租公司的“换帅潮”或与行业整体转型提速有一定关联。转型作为近年来行业发展的主题,一系列相关的监管新规密集出台,影响着机构转型的速度和方向。

  去年3月,银保监会发布《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取消了金融租赁公司境外专业子公司从境外聘任董事高管等许可事项的审批。

  去年7月,银保监会发布《金融租赁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明确对金租公司每年进行评级,评级要素包括资本管理、管理质量、风险管理、战略管理与专业能力等四方面内容,评级结果将作为分类监管的依据,并直接影响公司的业务准入与监管力度。

  相较于推出新规,处罚似乎更能显示监管机构对于推动金租公司合规发展的决心,同时也是金租公司向高质量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

  今年1月6日与8日,银保监会   可以看到,在更换高管等种种动作之下,各金租公司均加快了转型步伐。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转型中,金租公司不能脱离租赁本源,应坚持服务实体,找准自身资源优势和市场定位,在某一细分领域开拓、深耕,才能凸显出核心优势,实现有效转型。

  延伸阅读

  根据《金融租赁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金融租赁公司监管评级要素的标准权重分配如下:资本管理(15%)、管理质量(25%)、风险管理(35%)、战略管理与专业能力(25%)。

  金融租赁公司的监管评级级别和档次分为1级、2级(A、B)、3级(A、B)、4级和5级共5个级别7个档次,级数越大表明评级越差,越需要监管   对于发生重大涉刑案件、存在财务造假、被给予行政处罚和被采取监管强制措施的公司,应区别情形确定是否采取下调措施,且监管评级结果应低于2级。(欣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qingshibao.com/sbgg/1373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